金元四大家重点.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元医家的创新 —刘、张、李、朱四大家 一、金元医家的时代背景 哲学影响 理学——格物致知、太极图说等。 新学——强调客观规律,敢于怀疑经典。 战乱频繁 传染病流行——热性病 生活不安定——内伤病 医界风气 墨守仲景成规 《和剂局方》的影响 一、金元医家背景 十二世纪,医学理论的发展和临证实践的创新,出现了两个不同的医学流派,即河间学派和易水学派,其中影响较大者则为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丹溪,后世称为“金元四大家”。 刘 完 素 1、刘完素生平 刘完素(1120-1200),字守真,号通玄处士。金代河间(今河北河间)人,世称刘河间,赐号高尚先生。 他具有民族气节,终生不仕,行医于民间,受到民众的欢迎,至今河间一带尚有纪念他的遗迹。守真庙 他是当时医学界最早敢于创新的医家,开辟了金元医学的新境界,在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刘完素的著作 3、刘完素的学术成就 倡导“火热论” 火热致病具有广泛性 六气皆能化火说 五志过极皆为热甚 对五运六气的研究 他对当时盛行的“五运六气”学说非常重视,一方面强调“不知运气而求医无失者鲜矣”、“一身之气皆随四时五运六气兴衰,而无相反矣”;另一方面则不认为人体发病完全受五运六气的格式所支配,反对机械的搬用运气学说于医学实践上。 亢害承制 1、生平 张从正(约1156-1228),字子和,号戴人。金代睢洲考城(今河南睢县兰考一带)人。 年轻时从军,当过一段时间的军医;61岁被召为太医,后辞归,行医于民间。 主张“古方不能尽治今病”,指出当更正《圣惠方》、《诸病源侯论》等书之误,具有革新精神。 2、著作 《儒门事亲》15卷,成书于1228年。书中前三卷为张从正亲撰,其余各卷由张氏口述,经麻知几、常仲明记录、整理而为完书。   全书各卷由诸篇论文汇编而成,每卷含数篇论述,有说、辨、记、解、诫、笺、诠、式、断、论、疏、述、衍、诀等体裁。包括:“事亲”本书。治百病法,十形三疗,杂记九门,撮要图,百法心要,三法六门,“三消论”(刘完素),扁鹊华佗察声色定生死诀要,世传神效方等几部分内容。   该书注重阐发邪实为病的理论,倡导攻下三法治疗诸病。书中以六邪归纳诸病之因,以三法治之,名之为“六门三法”,此即为该书创立的“攻邪论”的主要思想。   在具体应用汗吐下三法时,作者从治法范围,适应证、禁忌证等方面作了系统阐述,较前人认识有了较大的扩充。三法均有具体用法、注意事项、禁忌证,应用范围广泛,内容丰富,所用药物遵崇完素,偏于寒凉,颇有心得。   同时书中对应用补法有独到见解,认为邪去后才可言补,重在以五谷、五菜、五果、五畜、五菜充养之,并批评世风好补之偏。   后人对该书突出的攻邪论思想给予了充分肯定,但是,因为该书治病偏于攻邪,也受到一些医家如朱丹溪的批评。 · 3、学术经验 攻邪论 病由邪生,攻邪已病。 攻邪之法,行汗吐下。 情志疗法 1、生平 李杲(1180-1251),字明之,号东垣老人。金代真定(今河北正定县)人。 李东垣出身于富贵之家,据《元史》载:“杲幼年好医药,时易人张元素以医名燕赵间,杲捐千金从之学”。李杲从张元素学医,尽得其传,后李杲又将医学传之罗天益。 李东垣之《脾胃论》 学术思想 1、对脾胃生理功能的阐述 (1)脾胃为元气之本 “真气又名元气,乃先身之精气也,非胃气不能滋之。”(《脾胃论·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 “夫元气、谷气、荣气、清气、卫气、升发诸阳上升之气,此六者,皆饮食入胃,谷气上行,胃气之异名,其实一也。”(《内外伤辨惑论·辨阴证阳证》) (2)脾胃为升降之枢纽 “盖胃为水谷之海,饮食入胃,精气先输脾归肺,上行春夏之令,以滋养周身,乃清气为天者也;升已而下输膀胱,行秋冬之令,为转化糟粕,转味而出,乃浊阴为地者也。”(《脾胃论·天地阴阳生杀之理在升降浮沉之间论》) 学术思想 1、对内伤病因病机的认识 (1)病因 饮食不节、劳逸过度、七情所伤 (2)病理 气火失调、脾胃升降失常 (3)治疗特点 补中升阳泻火,代表方补中益气汤 朱 丹 溪 主要著作 《格致余论》撰写于1347年,是朱氏医学论文集,全书1卷,共收医论42篇,涉及内容相当广泛,篇次排列没有规律,颇有随笔杂记之韵味。书名丹溪谓:“格物

文档评论(0)

tt43567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