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内经B》第1次作业
您本学期选择了“内经B”,以下是您需要提交的作业。
说明:本次作业的知识点为:1--2,发布时间为2014-3-20,您从此时到2014-6-8前提交均有效。
A型题:
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
* 1. 壮火散气,其气指的是什么? [1分]A
A.元气
B.精气
C.阳气
D.卫气
E.正气
* 2. 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五味所伤所胜的理论,苦味的药理特性是 [1分]E
A.苦坚阴
B.苦燥湿
C.苦伤心
D.苦降
E.苦伤气
* 3. 阳胜病耐冬不耐夏的原因是 [1分]B
A.又感受暑热之邪
B.不能适应自然气候的变化
C.阴精竭绝
D.阳气耗亡
E.过服温热药
* 4. 《素问注证发微》的作者是 [1分]A
A.马莳
B.吴昆
C.高士宗
D.张志聪
E.张琪
* 5.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阳为气,阴为味”的“气”是指 [1分]A
A.药食之气
B.人体的正气
C.药物的四气
D.天地之精气
E.水谷之精气
* 6. 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五味所伤所胜的论述,辛味对人的损伤是 [1分]D
A.伤肺
B.伤气
C.伤津
D.伤皮毛
E.伤阳气
* 7.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阴阳之征兆”是 [1分]D
A.上下
B.血气
C.左右
D.水火
E.内外
* 8.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飧泄”的病机是 [1分]C
A.胃气衰不能腐熟水谷
B.脾阳衰不能运化水湿
C.清阳衰于下不能升
D.肾阳衰不能温运脾土
E.以上均非
* 9.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五味所伤的规律,过食甘味可 [1分]E
A.伤脾
B.腻膈
C.生胀满
D.生湿热
E.伤肉
* 10.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chen胀”是指 [1分]A
A.胸腹胀满
B.皮肤肿胀
C.头部胀痛
D.胸闷气喘
E.以上均非
* 11. 现存最完整的分类研究内经的注本是 [1分]A
A.类经
B.医经读
C.黄帝内经太素
D.医经原旨
E.医经类读
* 12. 现存最早的分类研究《内经》的注本是 [1分]D
A.读素问纱
B.类经
C.医经读
D.黄帝内经太素
E.内经知要
* 13. 明代马莳的《内经》注本是 [1分]C
A.素问训解
B.内经知要
C.灵枢注证发微
D.黄帝内经太素
E.灵枢识
* 14. 《素问.金匮真言论》中将五畜,五谷归属于五时五行,说明了 [1分]C
A.取类比象
B.天人相应
C.生克制约关系
D.五行学说的广泛性
E.以是都是
* 15.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腹满,死”的机理是 [1分]D
A.阴阳竭绝
B.邪气壅盛
C.阴阳相离
D.脾气内绝
E.正气亡失
* 16.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言“治病必求于本”的“本”是指 [1分]E
A.病机
B.症状
C.体征
D.病因
E.阴阳
* 17.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的“ 味伤形”主要指的是药食 [1分]A
A.偏嗜
B.缺乏
C.气厚药太过
D.味之寒温不适
E.以上都不是
* 18.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此段主要说明了: [1分]A
A.阴阳互根和升降
B.阴阳消长
C.阴阳对立
D.天地的阴阳属性
E.以上都不对
* 19.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出上窍”的清阳是指 [1分]B
A.卫气
B.水谷化生的精微物质
C.营气
D.津液
E.以上均非
* 20.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指出:“地之湿气”侵入人体最容易引起的病变是 [1分]D
A.伤脾
B.伤下
C.经络
D.皮肉筋脉
E.以上都不是
* 21.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飧泄”的含义是 [1分]E
A.腹泻如水
B.肠鸣腹泻
C.暴泻如注
D.下利不爽
E.下利完谷不化
* 22.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热胜”的病变是 [1分]B
A.动
B.肿
C.干
D.浮
E.濡泻
* 23. 根据《素问金匮真言论》的阴阳发病学的理论,春病在 [1分]A
A.阴
B.阳
C.胆
D.头
E.以上都不是
* 24. 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味归形,形归气”之气是指 [1分]D
A.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