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中医药学术思想之寒温融于一炉(一)介绍.pptx

李可中医药学术思想之寒温融于一炉(一)介绍.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李可中医药学术思想 之寒温融于一炉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李可中医药学术流派国家传承基地 吕 英 治病求本(混元一气)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对“本”的理解在临证实践时非常重要。 本(先天肾气与后天胃气构成的混元一气)虽不可视,却又时时刻刻不离人体而以无形之气显现(一气周流,四季五方一元气)。 阴阳 “人之元气,根基于肾。”根气指元气在后天北方的体现,俱生生之力,与《黄帝内经》中提到的“冬气”、“闭藏”同一内涵,包括了肾之“主蛰”、“封藏之本”之功能,可用后天八卦中坎卦?表示。根气既包括阴,也包括阳。 阳 “人之生机以阳为主。” 《易经·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 《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师父李可老中医认为:“人身上哪里看到阳气,哪里就有病了,或者人身上哪里阳气不到,哪里就有病了。” 师父语录 “正邪交争的焦点,全看阳气的消长进退,阳虚则病,阳衰则危,阳复则生,阳去则死;阳气易伤难复,故阳常不足。暴病多亡阳,久病多伤阳,伤寒三阴多死证,死于亡阳。老人涕泪自流,小便失禁,乃真阳衰,不能统束诸阴。老人无疾而终,形在神去,便是一具死的躯壳。一部伤寒论113方,使用附子、桂枝、干姜者即达90方,可见医圣对阳的重视,曰温阳,曰养阳,曰助阳,曰救阳,对生命之本的阳气,是何等的曲意呵护,关怀备至!” ——《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P381 李中梓——《医宗必读》: “寒之不寒,责之无水,热之不热,责其无火” 王松如——《温病正宗》: “肝胆为成温之源,肠胃为成温之薮” 五脏之火与六淫外邪之火不可混淆 师父李可老中医:五脏之火与六淫外邪之火不可混淆。 程钟龄:贼火、子火 赵献可:相火龙雷论 《医贯·相火龙雷论》 火有人火,有相火。人火者,所谓燎原之火也。遇草而爇(ruò),得木而燔,可以湿伏,可以水灭,可以直折。黄连之属,可以制之。 相火者,龙火也,雷火也。得湿则焫(ruò),遇水则燔。不知其性,而以水折之,以湿攻之,适足以光焰烛天,物穷方止矣。识其性者,以火逐之,则焰灼自消,炎光扑灭。古书泻火之法,意盖如此。今人率以黄柏治相火,殊不知此相火者,寄于肝肾之间。此乃水中之火,龙雷之火也。 《医贯·相火龙雷论》 若用黄柏苦寒之药,又是水灭湿伏,龙雷之火愈发矣。龙雷之火,每当浓阴骤雨之时,火焰愈炽。或烧毁房屋,或击碎木石,其势诚不可抗。惟太阳一照,火自消灭。此得水则炽,得火则灭之一验也。 时立气布 《周易·系辞》曰:“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 《素问·气交变大论》曰:“善言天者,必应于人,善言古者,必验于今,善言气者,必彰于物,善言应者,同天地之化,善言化言变者,通神明之理。 ” 《素问·六节藏象论》曰:“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时立气布,如环无端,候亦同法。故曰: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 《伤寒论》之六经见证,乃百病之提纲 “伤寒六经辨证之法,统病机而执万病之牛耳,则万病无所遁形。‘病’可以有千种万种,但病机则不出六经八纲之范围。正是内经‘知其要者,一言而终’的明训,执简驭繁,万病一理。” “仲景学说是中医学活的灵魂,也是破解世界性医学难题的一把金钥匙。” ——《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P45 六气为一气的变现 气象万千 症为象:杂、薄 病机为本 由博返约 张仲景:伤寒——阳(六经之全书) 薛生白:湿温——脾 叶天士:温热——肺 吴鞠通:温病条辨——三焦 上焦范围可涉及:心包、心、肺、胃、肝 王孟英:温热经纬 三焦 上焦篇:太阴温病 清宫汤(莲心、麦冬)、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 清营汤——紫雪丹 温开(夹湿重)——苏合香丸 中焦篇: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牛黄承气汤、导赤承气汤、宣白承气汤、增液承气汤、护胃承气汤、新加黄龙汤、陷胸承气汤) 下焦篇:三甲复脉汤、小定风珠、大定风珠 实风:羚角钩藤汤 伏气与新感 有是气,有是证,有是病,用是药 凡病皆为本气自病,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统为一气。 无论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劳倦、金刃虫兽所伤,六气不可分。 部位:(六经)深浅、轻重、脏腑、经络 相互关系(线路) 无偏不成家,成家必不偏 金木者,生成之终始也 六气是一气的变现——轴心 重症肌无力? graves眼病病史 病例一 初诊:2014-10-27 姓名:赖某 性别:女 年龄:24岁 主诉:右侧眼

文档评论(0)

bbnnmm8855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