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题型:填空 10×2×1’选择 10×1’试卷判断 10×1’名解 5×4’:各章试卷,只有2题的都看,多于2题的看双数号,习得无助和自我障碍简答 4×5’:第2、3、9章,诱导服从,时尚现象论述 1×20’:简述任务难度与群体规模对从众心理的影响第1章绪论一、判断题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关系。()【解析】×。不是物质关系是心理关系。二、选择题1.“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处于人际关系发展的哪一个阶段?()A.融合阶段 B.接触阶段 C.注意阶段 D.探索阶段【解析】A。良好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三阶段:注意阶段(由零接触过渡到单向注意或双向注意的定向阶段。在这一阶段,由开始时的彼此无关,即零接触状态,逐渐实现选择性注意)接触阶段(即由注意逐渐转入情感探索、情感沟通的轻度心理卷入阶段,此时开始建立初步的心理联系)融合阶段(即由接触而导致情感联系不断加强,心理卷入程度不断扩大,进入稳定交往阶段)2.把交往视为一种负担,在心理上形成一种压力的人际关系恶化过程属于()。A.终止阶段 B.冷漠阶段 C.零接触阶段 D.疏远阶段【解析】B。人际关系恶化的三个阶段:冷漠阶段(交往一方把交往视为一种负担,在心理上形成一种压力,并伴随交往活动而产生一种痛苦情绪体验)疏远阶段(交往者在痛苦情绪体验的基础上,产生了一种对交往双方人际关系的厌恶、反感情绪)终止阶段(交往双方冷漠、疏远的必然产物和符合逻辑的推论是结束人际关系,双方处于完全失去联系的状态)三、填空题1.从心理学角度考察,人际关系包含三种成分: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2.人际关系恶化过程可划分为冷漠、疏远、终止三个阶段。四、名词解释1.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和发展的心理关系,涉及认知、情感和行为三方面。2.社会关系: 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亦即人们在社会生活和相互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关系,它包括生产关系、各种具体的社会关系和心理关系。第2章人际关系的研究、理论和方法一、判断题1.口头交际的效果要差于书面交际的效果。()【解析】×。口头交际与书面交际结合效果>口头交际效果>书面交际效果2.霍妮的人际关系类型中的进取型的特征是“疏离他人”。()【解析】逊顺型是“朝向他人”,进取型是“对抗他人”,分离型是“疏离他人”。3.单线型的优点是传递速度快,容量大,个体的主观影响明显。()4.霍桑实验的结论认为人是“社会人”。()【解析】1.×;2.×;3.√;4.√。二、选择题1.由注意逐渐向轻度心理卷入阶段转向而建立的心理联系属于良好人际关系建立的()。A.注意阶段 B.融合阶段 C.疏远阶段 D.接触阶段【解析】D。嘘,自己到第一章里去看~2.一个人主动将信息传播给所有与他接触交往的人是一种()的人际交往模式。A.偶然型 B.单线型 C.流言型 D.集中型【解析】C。单线型(它是通过一连串的人,把信息传播给最终的接受者)集中型(它是把信息有选择的告诉自己的朋友或有关的人,这是一种藤式的沟通传递)偶然型(它是按偶然的机会传递信息,有些人未必接受到信息,它与个体的交际面有关)流言型(它是一个主动将信息传递给所有与他交往接触的人)3.通过一连串的人,把信息传播给最终的接受者是一种()。A.流言型 B.单线型 C.偶然型 D.集中型【解析】B。不信抬头看!4.米德提出了()。A.符号相互作用理论 B.归因理论 C.期望理论 D.社会交换理论【解析】A。米德提出了符号相互作用理论,海德提出了归因理论,弗罗姆提出了期望理论,霍曼斯提出了社会交换理论。5.信息过程中群体各成员间处于平等距离的交往模式是()模式。A.Y式传递 B.链式传递 C.轮式传递 D.圆形传递【解析】D。圆形传递(在这个模式中没有核心,信息传递过程中群体各成员间处于平等距离)轮式传递(这种沟通模式以一个成员或信息为中心,向四面八方传递)链式传递(在这个模式中信息一个接着一个地传递)Y式传递(在这个沟通网络中先是进行链式传递,然后发生变化)三、填空题1.人际关系的归因理论包括海德所倡导的通俗心理学和韦纳提出的成就动机归因理论。2.心理学家霍妮把人际关系分成三种类型,即逊顺型、进取型和分离型。3.需要理论中最著名的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奥德弗的ERG理论,麦克莱兰的成就需要理论。4.奥德弗认为人的需要只有生存需要(E)、相互关系需要(R)、成员发展需要(G)三种。四、名词解释符号相互作用论:又称象征性交往理论,是一种强调人类生活和行为意义的社会生活理论观。它旨在分析社会的多元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