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是谁?--人际交往的角色 与个人交往? 与集体交往? 与社会交往? 人际交往对你的影响? 有影响吗? 影响身心健康和影响生活质量 影响内聚力和工作效率 影响自我发展和完善 人际交往技巧分析? 邻近吸引 频率吸引 能力特长吸引 魅力吸引 善意与赞扬行为吸引 相似性吸引 对等吸引 人缘型人格特征 安得逊的研究 最受欢迎的十项人格特质 诚恳 诚实 了解 忠心 可信 可依赖 聪明 关怀细心 体谅 热忱 最不受欢迎的十项人格特质 欺诈 希奇古怪 恶意 残忍 不诚实 不真诚 做作 不可信赖 冷漠 贪得无厌 自己人效应 心理名片 有效沟通的技巧? 积极的倾听 敏锐的观察 有效的表达 适当的空间距离 提高人际敏感性 对他人有包容的态度,让别人觉得重要 尊重客观事实 克服心理障碍 克服认知的偏见 保持愉快的心境 可获取重要的信息 可掩盖自身弱点 善听才能善言 能激发对方谈话欲 能发现说服对方的关键 可使你获得友谊和信任 听的五个层次 第一层是根本不听,例如妈妈的唠叨。 第二层是假装在听,例如做青蛙状。 第三层是有选择的听,例如聊天、报告等。 第四层是全神贯注地听,又叫聆听 第五层是最高境界倾听,用心去听,即用同理心去听。 1、留心捕捉脸部表情 2、洞察眼睛的变化 3、肢体动作可以增添色彩与气氛 4、距离代表亲疏 5、暗示地位的非语言信号 说的基本要求 言之有物 言之有情 言之有礼 言之有趣 说话的基本原则 1、孔子名言: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2、好事情:播新闻 3、坏事情:先设定底线 4、敏感事情:制造气氛,引导 5、避免正面冲突:放话 6、见人,见鬼,不人不鬼 声音的表现力 1、词汇是很小的一部分 2、语调、音量、语速、重音 3、38%的是声音表现力 空间占有与侵犯 一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一个刚刚开门的大阅览室里,当里面只有一位读者时,心理学家就进去拿椅子坐在他或她的旁边。试验进行了整整80个人次。结果证明,在一个只有两位读者的空旷的阅览室里,没有一个被试者能够忍受一个陌生人紧挨自己坐下。 ¤亲密距离 这是人际交往中的最小间隔或几无间隔,即我们常说的亲密无间,其近范围在6英寸(约15厘米)之内,彼此间可能肌肤相触,耳鬓厮磨,以至相互能感受到对方的体温、气味和气息。其远范围是6英寸到18英寸(15厘米~44厘米)之间,身体上的接触可能表现为挽臂执手,或促膝谈心,仍体现出亲密友好的人际关系。 就交往情境而言,亲密距离属于私下情境,只限于在情感上联系高度密切的人之间使用,在社交场合,大庭广众之前,两个人(尤其是异性)如此贴近,就不太雅观。在同性别的人之间,往往只限于贴心朋友,彼此十分熟识而随和,可以不拘小节,无话不谈。在异性之间,只限于夫妻和恋人之间。因此,在人际交往中,一个不属于这个亲密距离圈子内的人随意闯入这一空间,不管他的用心如何,都是不礼貌的,会引起对方的反感,也会自讨没趣。 ¤个人距离 这是人际间隔上稍有分寸感的距离,已较少直接的身体接触。 个人距离的近范围为1.5~2.5英尺(46~76厘米)之间,正好能相互亲切握手,友好交谈。这是与熟人交往的空间。陌生人进入这个距离会构成对别人的侵犯。 个人距离的远范围是2.5~4英尺(76~122厘米)。任何朋友和熟人都可以自由地进入这个空间。 不过,在通常情况下,较为融洽的熟人之间交往时保持的距离更靠近远范围的近距离(2.5英尺)一端,而陌生人之间谈话则更靠近远范围的远距离(4英尺)端。 人际交往中,亲密距离与个人距离通常都是在非正式社交情境中使用,在正式社交场合则使用社交距离。 ¤社交距离 这已超出了亲密或熟人的人际关系,而是体现出一种社交性或礼节上的较正式关系。其近范围为4~7英尺(1.2~2.1米),一般在工作环境和社交聚会上,人们都保持这种程度的距离。 社交距离的远范围为7~12英尺(2.1~3.7米),表现为一种更加正式的交往关系。公司的经理们常用一个大而宽阔的办公桌,并将来访者的座位放在离桌子一段距离的地方,这样与来访者谈话时就能保持一定的距离。如企业或国家领导人之间的谈判,工作招聘时的面谈,教授和大学生的论文答辩等等,往往都要隔一张桌子或保持一定距离,这样就增加了一种庄重的气氛。 在社交距离范围内,已经没有直接的身体接触,说话时,也要适当提高声音,需要更充分的目光接触。如果谈话者得不到对方目光的支持,他(或她)会有强烈的被忽视、被拒绝的感受。这时,相互间的目光接触已是交谈中不可缺免的感情交流形式了。 ¤公众距离 这是公开演说时演说者与听众所保持的距离。其近范围为12~25英尺(约3.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