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理论与实践导论.doc

  1.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伤寒论》中无论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得来的古方,还是自创的新方,其应用规则都建立在 审证求因、辨证立法、据法定方的基础上。据此《伤寒论》被后世称为“方书之祖”。 《伤寒论》方剂型多样,涉及膏、汤、丸、散等各种类型,且药物选择精当,用量斟酌,几近 锱铢必较;“方后注”中,仲景还详尽叙述了方剂的制备和服用方法。而其根据病情演变对方 药进行的加减变化,更示人以方剂配伍之圆机活法。正因书中蕴含的创方、用方理论是科学 且符合临床实际的,才使得《伤寒论》中的方剂理论经受住了近两千多年的反复检验;也正因 《伤寒论》在创方、用方领域的斐然成就,才使得挖掘、梳理、总结其组方思路、用方规律显得 尤为重要。 《伤寒论》组方思路既体现出据证立法、依法组方的方证对应原则,更包含有因人、因时、因地 制宜的灵活组方风格,这种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的组方规则,深得中医组方之要诀。通过常变结 合,交融错构,演绎编织出一幅变幻无穷的中医“方谱”。因此,探寻《伤寒论》的组方思路与规律, 不仅有利于促进经方的应用、提高临证组方的水平,亦有利于辨证论治思维能力的培养,更有利于 仲景学说的丰富、发展。 透过《伤寒论》应用经方具体内容的分析,可以窥见其用方思路之一斑。结合后世医家对经 方的应用发挥,更能全面地把握经方的应用规则。需要强调的是,对《伤寒论》方应用思路的研究 不应仅着眼于方与病、证、症的契合,更应注意书中蕴含着丰富的煎服、护理方法。方与病证的契合 虽能对正确应用经方、拓展经方应用范围产生积极作用,但若无正确的煎服、护理方法,同样达不到 理想的治疗效应。 组方、用方过程是环环相扣的“系统工程”,从针对不同病证的药物选择,到临床所需的各类剂 型及其制作工艺,无不遵循着严格的规定与要求,它们直接影响到方剂的临床效应。《伤寒论》中 有关溶剂、用量、剂型等的丰富内容,不仅继承了此前的药剂学成就,更有了较多的发展与补充,形 成了相对成熟的药剂学理论,是《伤寒论》方剂研究中必须涉足的重要领域。 从类方的视角研究《伤寒论》方,不失为科学且巧妙的选择。作为认识仲景组方、用方思路的 方法与门径,类方研究通过对以基础方为首的一类方剂的分析,不仅可进一步明晰该类方剂的核心 结构及组方思路,抓住纷繁复杂类方的本质,更可通过对基础方与衍化方之间衍化规律的揭示,找 到方剂加减化裁的规律,为创立新方提供方法学指导,实现“熔古化新”之妙。 142 第一节组方思路 方剂不是药物的无序堆砌,任何一张方剂都在一定原则指导下构建而成。在《伤寒论》组方过 程中,这一特征体现得尤为突出。通过对《伤寒论》所载之方的分析,不难还原其组方的规则与思 路,揭示组方的科学内涵: 方证相应仲景依法组方,而法之订立又谨据病证属性,通过“凭脉辨证”,即在四诊所得脉证 基础上,明确病证属性,确定治则、治法,组成相应方剂。方随法出,法随证立,方与证之间,借“理 法”这一纽带来维系。以“理法”为基础,结合药物性味理论进行组方,实现方与证之间的紧密对 应,即“有是证,立是方”,体现出中医辨证论治的精华所在,也正是存在着方证相应的组方规律,才 使得《伤寒论》研究过程中诞生出“汤证”的独有概念。 方证相应原则指导下的组方结果,不完全是一证对一方的关系,而是存在着多证对一方的特殊 现象。如治中风表虚,常用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方法,仲景创立桂枝汤方;而针对多种内伤杂症,当 需要内调脾胃,滋阴和阳时,亦需要桂枝汤治之;再阳明寒呕、少阴吐利、厥阴头痛之用吴茱萸汤等, 都是多证取同一方的例子。 上述典型实例说明,针对不同病证,可能组出相同的处方,同一方剂之所以被用于治疗不同病 证,应该是作为外因的方剂,在不同内因——“证”的状况下发挥了不同效应的结果。 三因制宜确立了方证对应的前提,组方时还需谨守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三因制宜原则。 该原则的核心思想是,将组方时患者的个体差异、所处地区及季节气候等条件作为立法处方的重要 依据。 《伤寒论》虽未直接强调三因制宜理论,但从方中内容仍可窥见三因制宜理论之一斑。如昼日 烦躁,夜而安静的干姜附子汤证和昼夜烦躁的茯苓四逆汤证,都是在参考了时辰变化后创制的方 剂。又如通脉四逆汤中附子用量,仲景明确提及“强人可用四两”,更示据体质差异而灵活制方的 特点。这些内容都充分说明仲景组方不仅注意病证属性,更参合了天时、体质等因素。论中虽无因 地制宜的组方例示,但从论中所用“索饼”、“清浆水”等颇具地方特色的物产,亦可从侧面反映制方 时的因地制宜思想。 《伤寒论》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组方思路,体现了中医诊治疾病时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 想,亦体现出组方过程中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结合。 治未病“治未病”理论源于《内》、《难》,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独具特色的组成部分。仲景禀 《内》、《难》之旨,在组方过程中很好地贯彻了“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520139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