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疾病解读.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脑梗死疾病护理常规 2016年1月7日 定义:脑梗死(CI)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和软化。 原因:供应脑部血液的颅内或颅外动脉发生闭塞,侧支循环供血尚未形成。 分类 (1)脑血栓形成 (2)脑栓塞 (3)腔隙性梗死 脑血栓形成 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内腔逐渐狭窄乃至完全闭塞所引起的疾病。根据血管闭塞的部位和范围不同,症状亦不同。 多发生在50-60岁以上的动脉硬化者,多伴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男性稍多于女性。多在安静状态下发病。发病时意识清醒,少数病人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初期可有肢体麻木、无力、头晕、头痛等表现,2-3日内可出现偏瘫、失语、偏身感觉障碍、意识障碍等情况,严重者造成死亡。 脑栓塞 各种栓子延血液循环进入脑动脉,引起急性血流中断而出现相应脑组织缺血、坏死及脑功能障碍。 什么是“栓子”呢?有血凝块、脂肪、空气、心脏瓣膜上的赘生物等。栓子来源可分为心源性、非心源性、来源不明性三大类。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风湿性心脏病引起者以中青年多见。安静与活动均可发病,以活动中发病多见。起病急骤。数秒或很短时间内症状发展至高峰。 症状和脑血栓形成相似,常见局限性抽搐、偏瘫、偏盲、偏身感觉障碍、失语等。意识障碍常较轻且很快恢复。严重者可致昏迷、死亡。 腔隙性梗死 是脑梗塞的一种特殊类型,是在高血压、动脉梗化的基础上,脑深部的微小动脉发生闭塞,引起脑组织缺血性软化病变。 其病变范围一般为2-20毫米,其中以2-4毫米者最为多见。 临床上患者多无明显症状,约有3/4的患者无病灶性神经损害症状,或仅有轻微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轻度头痛头昏、眩晕、反应迟钝等症状。 多发性的腔隙性脑梗塞,可影响脑功能,导致智力进行性衰退,最后导致脑血管性痴呆。 脑梗死的临床分型 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和体征持续超过24h,但在1-3周内完全恢复,不留后遗症。可能与未导致不可逆神经细胞损害,侧支循环迅速建立等有关。 完全型:起病6h内病情达高峰,为完全性偏瘫,病情重,甚至昏迷多见于血栓-栓塞(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脱落引起的栓塞)。 进展性:局灶性脑缺血症状逐渐进展,可持续至6h至数日。症状随梗死部位不同而不同。可出现对侧偏瘫、失语等。严重者颅内压增高、昏迷、死亡。 缓慢进展型:起病2周后症状仍逐渐发展。多与全身或局部因素所致的脑灌流减少有关。 护理评估、5个方面 常用护理诊断 躯体移动障碍 与脑缺血、缺氧导致运动功能受损有关 吞咽困难 与意识障碍后延髓麻痹有关 语言沟通障碍 与脑缺血导致语言功能障碍有关 焦虑 与脑部病变导致偏瘫、失语或缺少社会支持有关 有失用综合征的危险 与意识障碍、偏瘫所致长期卧床有关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意识障碍、偏瘫所致长期卧床有关 脑梗死护理常规 一、观察要点 (1)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变化。 (2)观察有无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咀嚼无力。 (3)观察有无呐吃或失语。 (4)观察有无肢体活动障碍或感觉缺失。 (5)观察特殊用药反应:溶栓药物、抗凝剂、脱水剂等。 二、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二)用药护理 (三)症状护理 (四)心理护理 一般护理 (1)休息与卧位: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头位不宜过高。 (2)安全护理:偏瘫者使用床档。行走不稳者有人扶走。感觉障碍禁用电热毯、热水袋。烦躁不安者正确使用约束带。 (3)保持呼吸道通畅:长期卧床者定时翻身拍背。必要时口咽部滴药,吸痰。 (4)饮食护理:进食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高蛋白食物。鼓励多饮水、多食富含粗纤维饮食,保持大便通畅。戒烟限酒。 (5)生活护理: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加强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定时翻身,预防压疮;做好大小便护理。 用药护理 (1)使用溶栓抗凝药物,应严格把握剂量,监测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观察有无皮肤及消化道出血倾向。如:黑便、牙龈出血、皮肤青紫瘀斑等。 (2)使用血管扩张药物,如尼莫地平等钙通道阻滞剂时,应监测血压变化,控制输液速度(小于30滴/分),注意观察有无头部胀痛、颜面部发红、血压降低等,出现以上症状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症状护理

文档评论(0)

3354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