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读《伊索寓言》同步练测 鲁人版必修5.docVIP

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读《伊索寓言》同步练测 鲁人版必修5.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读《伊索寓言》同步练测 鲁人版必修5

读《伊索寓言》 一、基础训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笨坯(pī) 广袤(mào) 解剖(pōu) 不卑不亢(kàng) B.屈尊(qū) 倔强(jué) 哄笑(hōng) 俯拾即是(jì) C.发迹(fā) 琐屑(xiè) 提防(dī) 同仇敌忾(kài) D.譬如(pì) 短暂(zàn) 细菌(jūn) 深恶痛疾(jí) 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浅薄 烦琐 津津有味 无病呻吟 B.悠久 朦胧 索然无味 兴亡盛衰 C.思慕 爆裂 栩栩如生 若有所失 D.衰朽 蝙蝠 人情事故 凄凄惨惨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教室里飞进来一只大马蜂,同学们害怕极了,这位不速之客闹得整个教室一阵骚乱。 B.足智多谋的侦察员循循善诱,最终使得潜伏很深的特务头子露出了破绽。 C.众人拾柴火焰高,在组委会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努力下,十一届全运会取得了圆满成功。 D.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应借鉴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因地制宜创建科学高效的发展模式。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自初试以来就面临着众多争议的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于2月17日上午正式贴出复试的榜单,又一批俊男靓女将由此踏上追梦的第一步。 B.我们说话写文章,把零散的词语串成一个个可以用来传递信息、完成交际任务的句子的时候,是需要遵循一定的语法规律的。 C.某网站就居民关注的社会问题和收入分配、居民住房、社会治安等展开调查,结果显示“收入分配”以82.48的关注度高居榜首。 D.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我校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每班选出优秀学生格言,并在教室内张贴,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二、课堂练习 (一)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这几个例子可以证明《伊索寓言》是不宜做现代儿童读物的。卢梭在《爱弥儿》卷二里反对小孩子读寓言,认为有坏心术,举狐狸骗乌鸦嘴里的肉一则为例,说小孩子看了,不会对被骗的乌鸦同情,反会羡慕善骗的狐狸。要是真这样,不就证明小孩子的居心本来欠好吗?小孩子该不该读寓言,全看我们成年人在造成什么一个世界、什么一个社会,给小孩子长大了来过活。卢梭认为寓言会把淳朴的小孩子教得复杂了,失去了天真,所以要不得。我认为寓言要不得,因为它把淳朴的小孩子教得愈简单了,愈幼稚了,以为人事里是非的分别、善恶的果报,也像在禽兽中间一样的公平清楚,长大了就处处碰壁上当。缘故是,卢梭是原始主义者,主张复古,而我呢,是相信进步的人——虽然并不像寓言里所说的苍蝇,坐在车轮的轴心上,嗡嗡地叫道:“车子的前进,都是我的力量。” 5.卢梭反对小孩子读寓言是因为 ; 作者认为寓言要不得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何理解文中“我”“是相信进步的人”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段中的“苍蝇”比喻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拓展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潇洒钱钟书 仲利民 学识渊博、才华出众的钱钟书,偏偏不喜抛头露面,拒绝记者的采访,躲避摄影记者的镜头。最有趣的一次,钱钟书与夏衍同住一个病房,夏老过生日,他的孙女将蛋糕也送了一大块给钱钟书,这时的摄影记者从后面开始偷偷地拍摄,当记者大着胆子转到前面来的时候,钱钟书先生居然拉起被子连人带蛋糕一起盖了起来。 香港记者林湄到北京想采访钱钟书,又怕遭到钱先生拒绝,就邀请当时的《文艺报》副主编吴泰昌先生帮忙,吴先打了个电话被其婉拒,就让林来一次突然袭击。当他们出其不意地来到钱钟书房门口时,钱先生幽默地说:“泰昌,你没有引蛇出洞,又来瓮中捉鳖了……”让人感受到钱钟书并非不近人情,他拒绝媒体的采访,仅是自己坚持的一种生活方式。 吴泰昌在《人民文学》杂志做编辑时,想约钱钟书先生写点文章,想不到钱钟书先生突然起身摆着手大声说:“写文章的事今天不谈。”不过,事隔一年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h412573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