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邹忌讽齐王纳谏基础知识
《邹忌讽齐王纳谏》基础知识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邹( )忌( ) 形貌昳( )丽 孰( ) 窥( )镜 弗( )
群臣吏( )民 谤( )讥 间( )进 期( )年 纳谏( )
朝( )服衣冠 市朝( )
二、识记下列重点注释
1、讽_____________2、纳谏_______________3、修_________________4、昳丽______________
5、朝服衣冠_______________6、窥镜_______________7、我孰与城北徐公美____________
8、旦日___________9、孰视之_________________10、美我_______________
11、私我__________________12、皆以美于徐公_____________13、四境之内_______________
14、王之蔽甚矣___________________15、面刺________________16、谤________________
17、讥_______________18、市朝_______________19、闻寡人之耳____________________
20、时时__________________21、间进_______________22、期年____________________
23、君美甚_______________24、何能及君也_______________25、徐公不若君之美也_______
26、臣诚知不如徐公美___________27、齐地方千里____________28、左右______________
29、虽欲言____________
三、帮你理解课文:
1、整体感知:本文细致地刻画了一个精细、聪明的谋臣形象-----邹忌,他以________________设喻,劝说齐王必须广泛地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以此作为施政的依据,才能使国家强盛。
2、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第1段)写邹忌从妻、妾、客谬赞自己比徐公还美这件事中悟出一个深刻的道理------进谏的缘起。
第二部分(第2段),邹忌以自己受蒙蔽的事为例,讽谏齐王-------进谏的内容。
第三部分(第3、4段)写齐威王虚心纳谏及其取得的巨大效果。
3、主旨:本文通过邹忌自己家庭亲友间的事情和切身感受,讽劝齐王纳谏除弊,从而说明国君必须广开言路,采纳各方面的批评建议,兴利除弊,才可以兴国。
4、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道理:一个人在受蒙蔽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正确认识自己和客观事物的。作为领导,更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偏听偏信,要广泛听取人们的批评意见,对于奉承话要保持警惕,及时发现和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不犯或少犯错误。
5、第一段中邹忌通过思索明白了:妻由于爱而有偏私;妾由于畏而不敢直说;客由于有所求而要讨他欢心。这一推断入情入理,表现了邹忌的明智、精细的性格特征。
6、第二段是正面写邹忌讽齐威王纳谏。“于是”将上下文紧密地联系起来,表明邹忌就是用自己切身体会去进谏的。
★ 邹忌入朝间齐威王后,没有对齐威王公开的批评,而是以事设喻,御用委婉的说法,启发诱导齐威王看到自己受蒙蔽的严重性,使其懂得纳谏的重要性。这种采用设喻、暗示来讲道理、表明意见的方法,语言往往显得委婉、含蓄、娓娓动听,使人易于接受。邹忌这种以小见大,由自己的受蒙蔽推想到国君受蒙蔽的现身说法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7、第三段 “门庭若市”一方面描写了进谏人多的场面,另一方面也说明在此之前,齐国确实有许多积弊。“虽欲言,无可进者”,说明齐威王已经完全纠正了缺点和错误,齐国政治清明。
8、第四段,四国朝齐之事,说明齐国国势强盛,威震诸侯,也从侧面反衬齐王纳谏的巨大成果。末尾以“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一句评论作结,深刻提示了只有广开言路,修明政治,才能使国家强盛起来的道理。
四、练习一:我国历史上有敢于直谏的贤臣和从谏如流的明军的正面例子:
1、唐朝的魏征敢于直谏,他多次上书劝谏唐太宗,特别是贞观十一年,他写下了流传千古的《谏太宗十思疏》。在这篇疏中,他提出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治国之道,要求唐太宗牢记“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使人民怨恨的事不可做,可怕的是众人;国君是舟,百姓是水,水能载舟,水也能覆舟)魏征这些话没有胆量是讲不出来的。唐太宗毕竟是一代明君,对于魏征所言,他多能采纳,这有助于“贞观之治”。
2、《左传》所载,鲁庄公听从曹刿的正确意见,取得了齐鲁长勺之战的胜利。
五、本文选自《战国策》。《战国策》是战国时期各种史料的汇编,原作者不详,西汉刘向编订为三十三篇,着重记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