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三语文复习指导之古诗鉴赏
高三语文复习指导之古诗鉴赏
六看一抓,要记清;各种题型、答题模式烂熟于胸
考点 可能出现的问题 应对策略 备考方法 备注 诗
词
鉴
赏 1、读不懂诗的意思;字面意思理解不准,对诗词的主旨把握不到位。
2、审题不准,答题要点不全。
3、答题思路不规范。 读懂诗意,有“六看”
一看标题,定内容;二看作者,定风格;三看注释,定主旨;四看抒情议论词句,定思想感情;五看景物特点,定感情基调;六看手法,定表达技巧。
2、抓审题。审清题干要求,问什么答什么;而且组织答案应尽量做到要点齐全,按照分值设定,分点作答。
注意景与情的转换:景物有何特点——营造怎样的氛围——表达什么情感。
简析题,要有观点,有分析,尤其要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简答题,给什么答什么;比较鉴赏题,两首诗的相同与不同都要答到。 1、一定要有文本意识。
2、结合背诵,复习课本中的诗歌(风格、流派、主要的情感与思想、技巧手法等);
3、复习历年的高考题中的有关诗歌鉴赏的题型,根据自己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巩固;
4、对照标准答案,分析领悟答题思路。
08\09年高考题 补充材料:
诗词鉴赏
一、情(情感、主旨型)
命题角度:
(1)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如何表现某种情感的
提示:
概括情感可能就整首诗,也可能就某一联或某一句,注意审题。表述时不但要回答诸如“喜悦、孤独、惆怅”等表明作者情感的词语,还应答出为什么或在什么境况下有这种情感。
如何体现情感从直接和间接两方面入手,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例1 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方面的思想感情?
①前六句借“幽居初夏”之景,抒发了怡然自得之乐(闲适之情)②尾联“叹息”往日旧交零落殆尽,顿感寂寞惆怅。
例2 示长安君 王安石
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1] 草草杯盘供笑雨,昏昏灯火话平生。
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 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
注:长安君为王安石(1021—1086)的大妹,工部侍郎张奎之妻,封长安县君。些诗为王安石于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出使辽国前所作。此时他尚未拜相变法
诗中表现了“怆情”之感,请就中间两联逐联赏析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情感的。
答:颔联:(1)“供笑语”表达了相逢的欢乐,“话平生”则道尽了人生的沧桑:二者相互映衬,更添一层悲凉况味(2)“草草杯盘”“昏昏灯火”营造了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更容易生发悲怆之情。(3)“草草”“昏昏”是叠词妙用。“草草”可见酒菜的简单,欢聚中有些许不足;“昏昏”则烘托了人物情感,暗示了将别的伤痛。
颈联:(1)“自怜”与“又作”贯通一气,诗人借此直抒胸臆,表达了心中的万端悲慨。(2)“湖海”久隔,“尘沙”远赴,旦夕间重逢又别,且是出使不无艰险的辽国,时空的拓展将悲意又加深了一层。(3)“三年”言时间之长,“万里”谓距离之远,以数字入诗,一纵一横,使悲情更为浓烈。
二、景(意象、意境型)
命题角度: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意境、景象)?
(2)这首诗写景有何特色?
(2)诗人是写景如何体现某一特点的?
提示:
(1)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中的画面概括地描绘出来,然后再用一两个词语概括画面的特点,“景象”,是指作品中人、事、物、景的合成。
(2)从角度(由远及近、由高到低等)、手法(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色彩、修辞等方面结合诗句分析。
(3)如何体现某一特点从正面和侧面描写角度考虑,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例1 芣苢①
采采芣苢,薄言②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③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④之。采采芣苢,薄言捋⑤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⑥之。采采芣苢,薄言襭⑦之
注释:①选自《诗经·周南》,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 芣苢:车前 草名 ,可食。②薄、言:都是语助词,无实意。③有:得到。④掇:摘取、拾取。⑤捋:成把地握取。⑥袺:手持衣角盛物。⑦襭:把衣襟掖在腰带间装物。
前人读这首诗说:反复讽咏,自然生其气象。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请概括描述。
妇女们在田野上边采野菜边唱歌,一派欢快的劳动景象。
例2 初发夷陵 陆游
雷动江边鼓吹雄,百滩过尽失途穷。 山平水远苍茫外,地辟天开指顾中。
俊鹘横飞遥掠岸,大鱼腾出欲凌空。 今朝喜处君知否,三丈黄旗舞便风。 这首诗的写景有何特点?请以颔联为例简要分析。
①此诗写景壮阔,气势雄伟。(2分)“山平水远苍茫外,地辟天开指顾中”一句描绘出江水奔涌而出,一泻千里,一片苍茫开阔的景色;站在船头,江天一色,给人“地辟天开”之感。
或者从角度(由远及近)、手法(动静结合、虚实结合)、修辞(夸张)等方面结合诗句分析。
例3 幽居初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长螺旋钻孔压灌混凝土旋喷扩孔桩施工方案.doc VIP
- 肺康复ppt优质课件.pptx VIP
- GB-50352-2019-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pdf VIP
-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3-0201)协议书、通用条款、专用条款.docx VIP
-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鸭子》含答案.docx VIP
- 无菌检查用培养基灭菌后的保存有效期的验证方法.docx VIP
- 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变电工程电气分册)2022版.docx VIP
- 2025贵州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考试题库(2025公需课课程).docx VIP
- 抹灰砂浆规范.docx VIP
- 模具工劳动合同协议书.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