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庄稼地里的老母亲.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说课稿庄稼地里的老母亲

《庄稼地里的老母亲》 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庄稼地里的老母亲》。根据新课标的理念,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这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庄稼地里的老母亲》出自湖北省教育委员会近年组编的新版《语文》(全二册)教材中的一文,是初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学习这篇课文知识有助于学生更深的理解“母亲热爱庄稼”这一主题;同时上升到母亲热爱自己子女的理解。这篇文章对老母亲这一形象的刻画,更好了诠释了母爱这个话题。本课的学习不在初中的语文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更对学生理解自己母亲有着启发意义。 2 重点与难点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在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本文对母亲的形象的刻画的意义,母亲对于庄稼的热爱与对子女的爱之间的联系,对比手法的运用。 难点:作者通过对母亲热爱庄稼的这件事的描绘中所表达出的对母亲的深厚的感情。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了解如下生字词的读音: “薅hao 溽ru 訇hong 蔸dou 崭zhan 鳌ao 蔫nian 萎wei 皲裂junlie逡巡qunxun 稻穗daosui” 2 能力目标 ① 通过讲练结合,培养学生处理文章结构的能力。能够对文章的结构进行分段,理解每一部分的中心大意。 ②通过对文章的具体分析讲解,结合文章给学生介绍对比、比喻、拟人、反复、排比、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之处,重点讲解对比手法的运用。并让学生在文章找出多处运用了这些修辞手法的句子,同时让学生能够用这些修辞手法举出简单的例子。 ③理解母亲这个形象的意义。突出了母爱的伟大——母亲,在以一种精神喂养着她的儿女们。 3 情感目标(两种情感)…… 3概括主题:通过对老母亲舍弃舒适的城里生活而去乡下庄稼地里辛苦劳作的事,刻画了为了生机盎然的庄稼地老母亲日渐苍老的形象,表达了老母亲对庄稼对儿女的热爱,同时从作者对老母亲的外貌动作神态以及老母亲劳作的环境的描写中,表达了作者对老母亲的深厚的感情。 4 写作特色: (1)文章大量修辞手法的运用: 比喻——母亲的头发如纺出的棉线,越纺越长,而我们在母亲泪水与屈辱的喂养下,一天天长大。长成了花。花与别人一般香艳。长成了树,树与别人一般粗壮。这是敌人,庄稼的敌人,母亲的敌人,母亲得手起锄落,把它们除掉。 环境的描写:景物间的对比 文中第二自然段,作者写到:“太阳,村落。血红的霞光,淡白的炊烟,排队的牛群,唱歌的孩子。赶路的鸭子……都在母亲的视野里,显出一种温柔的情调。”作者在这里用白描的手法,写了许多意象,运用对比的方式展现在读者眼前。一,方位上对比:远处的山与近处的小溪,高处的太阳与低处的村落;二,色彩上:将霞光的“血红”与炊烟的“淡白”;三,行动时心态对比:行动迟缓的牛群、兴高采烈的孩子,匆忙而急迫归家的鸭子;四,动静对比:静物“远山、村落、太阳、霞光”与活动着的“牛群”、“孩子”、“鸭子”。对这些景物的描写,突出了老母亲生活的环境的生机,给老母亲之所以那么热爱土地庄稼奠定了基础。 5 表达方式:顺序,插叙。 对老母亲回乡下种庄稼以及碰到的困难这件事,采用时间顺序进行描述,同时插叙作者对母亲基本情况的介绍。作用:让读者明确老母亲选择回到乡下种庄稼的来龙去脉,更好的理解老母亲对庄稼的深厚感情以及蕴涵的对儿女的感情。 通过从这三个方面的讲解,使学生对课文结构、内容、主题思想更好的把握,同时加深对母爱这一话题的理解。 (四)师生互动 现代语文教学论指出,语文的教学必须在学生与教师的互动过程中进行,教学中必须展现思维的过程性。因此,在学习本课的设计过程中,我通过问题的形式设计情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1文中“老母亲”是怎么样一个形象?(找出刻画老母亲形象的句子) “母亲双手的剪子在田地里又修又剪,皮破了,茧老了,手粗了,汗干了” 一方面是中国农村妇女,同时是新时期中国农村妇女。艰苦劳作的母亲的形象。苍老的母亲形象,在生机盎然的庄稼地面前却是那么的充满活力,是一个对庄稼对儿女默默付出的伟大的母亲。 2 “老母亲”为什么会依恋土地,对土地不忍割舍? 衬托她人格中的善良而崇高的品德,对土地的依恋中寄托着老母亲对儿女的爱。 3 “母亲,在以另一种精神喂养着她的儿女们。”这句话结尾有什么作用点题 4 作者写这篇文章有什么深意? 赞扬母爱 通过学生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能够更深层次的理解本课的中心和主题思想。从而把学生带入下一个环节。由作者呈现的母亲对于庄稼的热爱进入——母亲对子女的爱同时也传达出了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课堂总结 总结知识重点,难点,点明主题思想。“母亲,以另一种精神喂养着她的儿女们

文档评论(0)

kabud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