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为预应力张拉的总批数 。 ——为先张拉钢筋作用位置由后张拉一批钢筋产生的混凝土截面正应力。 (3)为简便计算,还可以取m批钢筋的平均弹性压缩损失作为第i批 的计算值: 令 则 代入上式得: ——全部预应力钢筋合力作用位置(假定预加力的合力作用位置和其形心位置相同),张拉所有预应力钢筋产生的混凝土截面正应力(预应力钢筋的预加力按张拉控制应力扣除 和 后算得)。 五、预应力钢筋松弛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松弛概念:预应力钢筋张拉到某一应力后两端固定不动,其应力将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的现象。其特征有: (1)初始应力越高,应力松弛越大。 (2)松弛量值的大小与材料的品质有关。 (3)早起发展快,以后趋于稳定。 (4)采用超过设计张拉应力5%~10%并保持数分 钟,可使松弛减小40%~50%。 (5)松弛将随温度升高而增加,蒸汽养护的构件将有所影响。 其损失表示为 我国根据钢材的情况,应力松弛引起的预应力损失计算如下: 冷拉热轧及热处理钢筋: 一次张拉 超张拉 钢绞丝和钢丝: 普通松弛 低松弛 其中: 为张拉方式影响系数: 一次张拉 超张拉 为张拉控制应力影响系数: 时 时 由于松弛与持续时间有关,故计算时应根据构件的不同受力阶段的持荷时间,采用不同的损失。先张法构件在施工阶段取总松弛损失的一半,另一半在实用阶段完成;而后张法则全部在使用阶段完成。 六、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原因:收缩和徐变,使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缩短,预应力钢筋回缩,发生预应力损失。 1、不考虑钢筋影响的简化计算方法 前提条件:当构件内配置的非预应力钢筋截面面积不大于预应力钢筋面积30%时,可以参照。 混凝土收缩应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可表示为: 此损失表示为: ——龄期 至 时段混凝土的收缩应变值 当混凝土所受的持久应力低于混凝土抗压强度50%时,徐变应变和混凝土应力之间存在着直线关系,故徐变应变表示为 : ——龄期 至 时段混凝土的徐变应变 ——龄期 至 时段混凝土的徐变系数 在持续常应力作用下,混凝土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为: ——先张法预应力钢筋发张后或后张法预应力钢筋锚固后,预应力钢筋截面形心处预应力产生的混凝土截面正应力(扣除相应阶段的应力损失,根据张拉受力情况考虑结构重力的影响) 2、考虑钢筋影响的计算方法 由于钢筋对混凝土收缩和徐变起着阻碍作用,减少混凝土预压应力。钢筋的存在相当于在截面形心处对混凝土施加一个 的拉力,这个拉力所引起的全部钢筋截面形心处混凝土有效压应力的损失为: ——分别为截面面积抗弯惯性矩; ——分别为截面的预应力和非预应力钢筋面积; ——全部钢筋截面形心至构件截面形心轴的距离; ——截面回转半径, ; ——截面全部钢筋的配筋率, ; —— ; 假定作用于混凝土截面的应力为常量、预应力钢筋和非预应力钢筋的截面形心与其合力位置重合的条件下,混凝土收缩和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可近似为: 将上式代入此式得: 整理后得: 钢筋的存在对混凝土收缩和徐变起阻碍作用,减少了混凝土的预压力。我国《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给出如下构件截面受拉区和受压区的预应力损失近似计算公式: ——分别为受拉区和受压区预应力钢筋合力作用位置由混凝土收缩和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分别为受拉区和受压区全部钢筋的配筋率。 对于一般简单受力的构件,我国《混凝土设计规范》(GB 50010—2002)给出如下近似计算公式: ——先张法与后张法构件分别取45MPa和35MPa ——施加预应力时构件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 实际上,预应力钢筋的拉力与混凝土构件的压力组成了一个自平衡系统,混凝土收缩和徐变等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将随时改变、调整这种平衡系统的状态,可见以上互不相关的近似计算方法不够完善;同时,随着施工条件的变化,实际预应力损失值和计算值会有较大差别,故施工时应尽可能做好实测工作,以便调整计算。 注意: 第三节 有效预应力计算 概念:钢筋的有效预应力 ,定义为(锚下)张拉控制应力扣除相应应力损失后剩余的预拉应力。它随不同受力阶段而变,将预应力损失按各受力阶段进行组合,可以算出不同阶段的有效预应力。扣完所有的预应力损失后的有效预应力成为永存预应力。 预应力损失的组合,通常根据预应力工艺、损失出现的先后次序与完成所需的时间分阶段进行组合。对形式和施工方法简单的结构,可按下表进行: 阶段 先张法 后张法 第I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培优辅差计划.pdf VIP
-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第二版) 001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第二版) 第一章.pptx VIP
- 《声学基础》课件 .ppt VIP
- 2024-2025学年上海市陆行中学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数学试卷含详解.docx VIP
- 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培训资料全.pptx VIP
-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第二版) 010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第二版) 第十章.pptx VIP
- 2024版新教材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清单(教师版).pdf VIP
- 湖南省岳阳市临湘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 数学试题.docx VIP
-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6版)Windows11+WPS Office》全套教学课件.pptx
-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第二版) 013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第二版) 第十三章.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