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之《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八单元第8课《天工开物》两则课件.pptVIP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之《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八单元第8课《天工开物》两则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之《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八单元第8课《天工开物》两则课件

《天工开物》两则 宋应星 宋应星(1587-1661)字长庚,明末清初科学家。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他考中举人。但以后五次进京会试均告失败。五次跋涉,见闻大增,他说: “为方万里中,何事何物不可闻”。他在田间、作坊调查到许多生产知识。他鄙弃那些“知其味而忘其源”的“纨绔子弟”与“经士之家”。在担任江西分宜县教谕(1634~1638)年间写成了《天工开物》。宋应星一生讲求实学,反对士大夫轻视生产的态度。他对劳动人民怀有深刻的同情,对官府压榨人民深为不满。 宋应星原是一介考生,六试不第,后感于“士子埋首四书五经,饱食终日却不知粮米如何而来;身着丝衣,却不解蚕丝如何饲育织造”,遂不再应试,曾旅游大江南北,实地考察,注重实学,从东北捕貂到南海采珠、和阗采玉。将他平时所调查研究的农业和手工业方面的技术整理成书,在崇祯十年,由其朋友资助出版。 《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科技著作,被欧洲学者称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它是保留我国科技史料最丰富的一部书,它更多地着眼于手工业,反映了我国明末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生产力状况。它对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进行了系统地总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对农业方面的丰富经验进行了总结,全面反映了工艺技术的成就。书中记述的许多生产技术,一直沿用到近代。 《天工开物》记载了明朝中叶以前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18卷。并附有123幅插图,描绘了130多项生产技术和工具的名称、形状、工序。 上篇: 乃粒:关于粮食作物的栽培技术 乃服:衣服原料的来源及加工方法 彰施:植物染料的染色方法 粹精:谷物的加工过程 作咸:介绍六种食盐的生产方法。 甘嗜:种植甘蔗、制糖、养蜂的方法。 中篇:   陶埏:砖、瓦、陶瓷的制作   冶铸:金属用品的铸造及加工   舟车:船舶、车辆的结构、型式及制作   锤锻:用锤锻方法制作铁器和铜器   燔石:石灰、煤炭等的烧制技术。   膏液:十六种植物油脂的提取方法。   杀青:造纸的五个程序:斩竹漂塘、煮楻足火、荡料入帘、覆帘压纸、透火烘干。 下篇: 五金:金属的开采和冶炼 佳兵:弓箭、弩、干等冷兵器,以及火药、 火炮、地雷、水雷、鸟铳和万人敌(旋转 型火箭弹)等武器的制造方法。 丹青:墨和颜料的制作,对油烟、松烟、银朱 (硫化汞)有详细的描述。 麹蘖(qū niè):做酒的方法。 珠玉:珠宝玉石的来源,如:南海采珠,和田 采玉。 自学课文,疏通文意 稻 稻子的种类有很多。不粘的,禾叫秔,米叫粳;粘的,禾叫稌,米叫糯(南方没有粘的黍,酒都是用糯米做的)。质地本来是粳的可晚收的带粘性(俗称婺源之类),不能用它酿酒,只能做粥,这是另一个种类。大凡稻谷的形状有长芒、短芒(江南叫长芒为浏阳早,短芒的叫做吉安早)、长粒、尖粒、圆顶、扁面等多种。其中米的颜色有雪白、牙黄、大红色、半紫、杂黑等多种。   浸湿稻种的日子,最早的在春分以前,叫社日浸种(遇上天寒地冷有冻死了不发芽的),最晚的在清明以后。所有稻子播种之前,先用稻秆、麦秸包好浸泡几日,等到它生芽以后,撒到田里,生长到一寸左右,它的名字叫秧。秧生长三十天,就拔出来分开插栽。如果田地遭受干旱或积水过多,不能插秧。秧一过期,老了长节,即使插在田里,也只长几粒谷,结下一点果实罢了。总计一亩秧田所生长的秧苗,可供二十五亩稻田插栽。 秧苗分插以后,最早的七十天就可收获(粳的有救公饥、喉下急,糯的有金包银之类。方言所说的有百千种,不能全部讲述),最晚的要经历夏天直到至天共二百多天才能收获。那些冬季播种,夏季第二个月就可收获的,是广南一带的稻谷,是那里没有霜雪的缘故。所有稻田十天没有水,就要担心干旱。夏天播种冬天收获的谷子,一定是山地中水源不断的田,那谷种耐时,土质性寒,不催苗速长。湖边的田,要等到夏涝的日子过去后,六月份才能栽种。这秧在立夏时播种,撒播在地势高的田地上,等待时令。   南方平原,田地大多一年两种两收。第二次插的秧,俗名叫晚稻糯,不是粳米之类。六天收割第一次的禾,然后.整理留稻茬的田地,插第二次生长的秧。这秧在清明时已和早秧一起撒布。早秧一天无水就会死亡,这种秧经历四、五两个月,任凭烈日干旱也不用担心,这是一个奇异的种类。凡第二次种的稻,遇到秋季多晴天,那么从开始到结束都要汲水灌溉了。农家辛苦,为了春酒的需要。所有稻子十来天没水,那么死期到了,有人培育出一种旱

文档评论(0)

zilai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