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型糖尿病的隐形杀手“内脏脂肪”
VA0049
内容
2015年Claude Bernard大奖的启示
“2型糖尿病发病机理的转变,中枢胰岛素抵抗发生在病程早期,可能是代谢异常的原因之一”
——Hans-Ulrich H?ring教授
EASD “Claude Bernard大奖”获得者
/resources/understanding-phenotypes-of-prediabetes-essential-to-influencing-progression-to-type-2-diabetes
胰岛素受体广泛分布于动物和人类的中枢神经系统
1978年发现胰岛素受体广泛分布于啮齿类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且在嗅球中最高1
1.Havrankova J,et al. Nature.1978 Apr 27;272(5656):827-9. 2. Hopkins DF, et al. Diabet Med.1997 Dec;14(12):1044-50.
1997年证实人类中枢神经系统也广泛分布胰岛素受体,在下丘脑和小脑中明显多于大脑皮层2
中枢胰岛素受体和中枢葡萄糖摄取无关
0点时注射利用放射标记的葡萄糖和胰岛素或安慰剂,观察不同组织在胰岛素的作用下对葡萄糖的利用情况
Hom FG,et al. Diabetes. 1984 Feb;33(2):141-52.
* DPM/mg=放射性浓度单位,放射性浓度越高则组织摄取葡萄糖越多
对照
胰岛素
大脑皮质
下丘脑后侧
下丘脑前侧
对照
胰岛素
心脏
四头肌
敲除中枢胰岛素受体明显增加小鼠体重及白色脂肪堆积
2000年使用最新技术敲除小鼠中枢胰岛素受体,观察中枢胰岛素受体对代谢调节的作用
Brüning JC,et al. Science.2000?Sep 22;289(5487):2122-5.
WT:野生型小鼠
KO:中枢胰岛素受体敲除小鼠
脂肪堆积轻度增加小鼠的外周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分泌
Brüning JC,et al. Science.2000?Sep 22;289(5487):2122-5.
胰岛素注射后时间(分)
腹腔内注射胰岛素耐量试验
(胰岛素剂量0.75U/kg)
空腹状态下
WT:野生型小鼠
KO:中枢胰岛素受体敲除小鼠
动物中枢胰岛素受体参与机体的能量代谢,与外周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相关
人类大脑中胰岛素受体存在多重生理作用
海马区:
记忆相关
梭状回:
目标识别(包括食物)
表达积极情绪
奖赏
下丘脑:
全身能量代谢的调节中枢
食物摄入的自我调节
额前区:
整合感觉信息
控制饮食
Heni M,et al. Nat Rev Endocrinol.?2015 Oct 13.?
肥胖人群存在中枢胰岛素抵抗
Tschritter O,et al.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2006 Aug 8;103(32):12103-8.
通过脑磁波的变化衡量人体大脑对胰岛素的反应判断中枢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刺激后Theta波变化越大,预示中枢对胰岛素越敏感
造成大脑胰岛素抵抗的可能原因
Heni M,et al. Nat Rev Endocrinol.?2015 Oct 13.?
中枢胰岛素抵抗会增加脂解作用,增加肝糖生成
Scherer T,et al. Cell Metab. 2011?Feb 2;13(2):183-94.
?
?
中枢胰岛素抵抗会诱发T2DM,内脏脂肪是重要诱因之一
Heni M,et al. Nat Rev Endocrinol.?2015 Oct 13.?
Scherer T,et al. Cell Metab. 2011?Feb 2;13(2):183-94.
内脏脂肪是2型糖尿病的
“隐形杀手”
中枢胰岛素抵抗
摄食/能量代谢调节降低
内脏脂肪堆积
俗话说:
人心隔肚皮。。。
在临床中,如何评估
看不见摸不着的内脏脂肪呢?
影像学检查是临床评价内脏脂肪的金标准
通过影像学检查,判断腹腔内脏脂肪的面积
判定标准:
中国:CT或MRI所测腹腔内脂肪面积(VA)≥80cm2 判定为腹型肥胖1
但在临床评估中受到一定限制,如成本、实用性、图像采集时间和分析专业技术等
1. Bao Y,et al. Atherosclerosis.2008 Dec;201(2):378-84.?
0 60 80 100 120 140
腰围可有效反映内脏型肥胖程度
腰围能很好反映
腹部内脏脂肪组织的蓄积情况
Des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