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隆中对概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1、 知识与技能: 积累本课成语,理解并背诵隆中对策的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 学会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刻画人物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诸葛亮在青年时代就有远大抱负、非凡才能和卓越见识,并从中受到教益。 诸葛亮是如何分析天下形势的? “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 背诵指导 分析形势 如鱼得水  挟天子以令诸侯   天府之国   箪食壶浆   鼎足之势     三顾茅庐 * 《出师表》 《后出师表》 隆中对策 隆 中 对 《三国志》 陈 寿 湖北襄阳古隆中诸葛草庐 关于《三国志》: 《三国志》是历史散文。 《三国志》分为《魏书》、《蜀书》、《吴书》。属纪传体的分国史。它善于叙事,总是选取最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情节,进行简洁描述和重点刻划,从而突出中心,表现人物性格物征,文学价值很高。 《三国志》在二十四史中,与《史记》、《汉书》、《后汉书》一起被称为“四史”(前四史)。 东汉末年,汉室倾颓,群雄割据,国家处于分裂状态。汉室后裔刘备想兴复汉室,完成统一大业,但苦于势单力薄,无力与曹操、孙权抗衡。于是,刘备广揽人才,筹谋大计,壮大力量。公元207年,徐庶把隐居在隆中(今湖北襄樊市西)的诸葛亮推荐给刘备,刘备就先后三顾茅庐,征询诸葛亮对兴复大业的意见。本文写的就是刘备第三次到草庐时与诸葛亮的谈话。 认真阅读“诸葛亮献策”部分,疏通文章,并思考以下问题: 在这种形势下,他替刘备策划的最终 目标是什么?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诸葛亮提出了什么 战略方针? 隆中对策 总的形势: 曹操: 孙权: 荆州: 益州: 曹 兵力雄厚,谋略出众,政治地位优越 不可与争锋 和 抚 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 可为援不可图 孙 地形有利,物产丰富,军事要塞,刘表无能 荆州 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天然粮仓,条件优越,政权动摇,民心已失 益州 黄河 长江 联 刘 曹 兵力雄厚,谋略出众,政治地位优越 不可与争锋 和 抚 政权地利人和 可为援不可图 孙 地形有利,物产丰富,军事要塞,刘表无能 荆州 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天然粮仓,条件优越,政权动摇,民心已失 益州 黄河 长江 联 刘 远见卓识 总 曹操 孙权 荆州 益州 战略方针 最终目标 本文如何来表现诸葛亮的才能? 隐居生活 徐庶举荐 隆中对策 关张不悦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这篇文章以诸葛亮回答刘备的咨询为主要内容。诸葛亮在对策中分析了敌我友多方的形势,确定了“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西和诸戎,南抚夷越”,然后北定中原的战略方针。充分展示诸葛亮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才能。 小结 *

文档评论(0)

66699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