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儒墨之争 二、道法自然 三、阴阳、辩 四、融合继承 哲学于先秦诸子 读冯友兰《中国哲学小史》 测绘1302 许亚鲁 1301060207 书及作者 冯友兰 中国哲学史学科奠基人 新儒学三大家之一 一生贡献可概括为“三史释古今,六书纪贞元”,即其著作《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及“贞元六书”等著作 中国传统哲学 哲学本一西方名词,中国历史上诸种学问,其中有西方所谓哲学之成分者,有先秦诸子之学、魏晋之玄学、隋唐之佛学、宋明之理学、清人义理学。其中魏晋之玄学,即先秦诸子之学之继续。隋唐之佛学,虽亦有甚大势力,然终非中国思想之主流。清代义理之学,乃明代理学之继续。故此小史所述,仅详于先秦诸子之学及宋明之理学。 ——序章 一、儒墨之争 二、道法自然 三、阴阳、辩 四、融合继承 主要内容 一、儒、墨之争 孔子 孟子 荀子 墨子 一、儒、墨之争 孔子很快乐,因为他是一个理想主义的人。他傻乎乎地要复古,但却比当代的儒生要可爱得多,因为他在道德哲学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而这些最终成为儒家学说之基础。 墨子很苦。比较以天下大事为己任。眼界很宽。他做什么事情,都要先问问,这个有意义吗?对人民有利吗?所以他很舍不得休息,连听听音乐他都会觉得浪费了时间。 孟子很理想。他建议大家采用禅让制,别老想着把位子留给自己的孩子。他提出的井田制将土地收归国有,然后人民耕种,交纳公粮,其实是一种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制度。 荀子很不简单。作为先秦最后一个哲学家,他的一个学生韩非子创建的法家,直接建立了中国流转至今的国家管理的理念。而他的另一个学生李斯更是直接帮助秦始皇实现了中国的统一,亲手建立了一个延续至今的国家管理形态。 二、道法自然 “道”、“常”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老子》以为宇宙间事物之变化,于其中可发现通则。凡通则皆可谓之为“常”。常有普遍永久之义。故道曰“常道”。“道可道,非常道。” “取天下常以无事”“民之从事,常与近成而败之”“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不知常,妄作,凶” 二、道法自然 “物极必反” 事物变化之一最大通则,即一事物若发展至顶点,则必一变而为其反面。 “反者道之动”“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惟其如此,故“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故“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故“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乃至于大顺”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弱讷” “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二、道法自然 幸福是什么?——“逍遥” “鹏之徙于南冥也……螩与学鸠笑之曰……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于其郭象注:“故极小大之致,以明性分之适……苟足于其性,而荣愿有余矣。故小大之殊,逍遥一也。” 如何治理天下?——“不治治之” “汝游心于谈,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私容焉,而天下治矣。” 《应帝王篇》 《齐物论》“凡物皆无不好,凡意见皆无不对” 三、阴阳、辩 阴阳家 古代有所谓术数之学,注意于天人之际,以为天道人事互相影响。及乎战国,人更将此等思想,加以推衍,并将其理论化,使成为一贯的宇宙观,并骋其想象之力,对于天然界及人事界,作种种推测。此等人即汉人所称为阴阳家者。 《周易》、《八卦》、“金木水火土”…… 三、阴阳、辩 辩者 “公孙龙”、“惠施” “离坚白”:坚者不独坚于石,而亦坚于万物 “合同异”:万物毕同毕异 “白马非马”:白马者,白所定也。定所白者,非白也。 …… 四、融合继承 道教 佛教 宋明理学 周濂溪、邵康节 张横渠、二程(明道伊川) 朱熹 陆象山、王阳明 谢谢大家! 2015.4.13 孔子 拥护周朝旧制度,但其时周制已经动摇,则拥护之者,欲得君主及一般人之信从,必说出其理由,即能够提出理论上的依据。理论化之发端,亦即哲学化之开始。孔子即此运动之开始者,后来儒家流继之。儒家之贡献,即在于此。故后人称孔子“至圣先师”。 正名主义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孔子认为,欲“拨乱世而反之正”,则莫如使天子仍为天子,大夫仍为大夫,陪臣仍为陪臣,庶人仍为庶人。使实皆如其名,此即所谓正名主义。 道德哲学 “仁” 仁者,即人性情的真的及合理的流露,也就是本同情心以推己及人者也。 “巧言令色,鲜矣仁”,“刚毅木讷近仁” “民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张华生《葡萄沟》学案.ppt
- 中医内科学终极笔记附歌诀研究.doc
- 中医内科学重点研究.doc
- 张昆编管理65:狠抓三分钟2014.4.15学案.ppt
- 中医内科整理研究.doc
- 中医培训研究.doc
- 张力性尿失禁幻灯片学案.ppt
- 中医千古不传之秘——药性阴阳转变大法研究.doc
- 张丽华电子期刊-10月刊学案.ppt
- 中医伤科学卷2研究.doc
- 中国行业标准 DB/T 100-2024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pdf
- 《GM/T 0138-2024C-V2X车联网证书策略与认证业务声明框架》.pdf
- GM/T 0138-2024C-V2X车联网证书策略与认证业务声明框架.pdf
- DB/T 100-2024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pdf
- 中国行业标准 GM/T 0138-2024C-V2X车联网证书策略与认证业务声明框架.pdf
- 校园周边书店阅读氛围对初中生阅读素养提升的影响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校园餐饮卫生监管与食品安全教育创新模式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平衡机制的法律法规完善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的经济效益与社会影响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1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治疗中的并发症预防与护理措施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