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宪法精神_建设法治中国剖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宪法给予公民的权利… 妇女权利 现行宪法规定:我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培养和选拔妇女干部。 解读:部分单位用工不招收或变相不招收女性,男女不同工同酬,都是违宪的。 劳动者休息权 现行宪法规定:劳动者有休息权;国家发展供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休假制度以及退休制度。 解读:一些政府部门提出“白加黑”、“星期六保证不休息,星期天休息不保证”都是侵犯休息权的;一些单位延长工作时间,不支付劳动报酬也属于侵犯劳动者休息权;而有一些退休制度在男女上有差异不平等,也属于违宪行为。 宪法要求我们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 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 劳动是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 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 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只有宪法的精神在我们神经中枢里至高地闪耀,法律的布道在我们脉络中无阻的畅通,我们才能更好地写出一个大写的”公民“。 请时刻谨记我们是中国共产党党员的身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身份,一起共同维护党纪国法的权威与尊严。 总结 谢谢! 国家宪法日来历 宪法是我国的 根本大法,拥有 最高法律效力。 我国曾于 1954年 、1975年 、1978年 和 1982年 通过四个宪法。 1982年12月4日 我国现行宪法通过和公布施行 200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12月4日,作为每年的“全国法制宣传日”。 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中共 十八届四中全会 研究推进依法治国等重大问题。提出了“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的要求。 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将每年的12月4日设立“国家宪法日”。 国家宪法日设立的意义 设立国家宪法日:打开了宪法走进生活的一扇心灵之门,其意义或许不光是一种仪式上的安排,同时也是为宪法的实施和监督作铺垫。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法治进程 2012年12月4日,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发表讲话时强调:“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并称要健全违宪监督机制和程序,坚决纠正违法违宪行为。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法治进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和表态,颇令法学界振奋。 在这次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还重申: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后来,全体中国人民都见证了这句话的力量。 薄熙来案 薄熙来,曾任辽宁省省长,商务部部长,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等职。 2012年4月10日,鉴于薄熙来涉嫌严重违纪,中央决定,停止其担任的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委员职务,由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委员对其立案调查。 2012年11月4日,十七届七中全会给予薄熙来开除党籍的处分,并移交司法机关进行立项审查。 薄熙来案 2013年7月25日,薄熙来涉嫌受贿、贪污、滥用职权犯罪一案,经依法指定管辖,由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检察院向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2013年8月22日8时43分,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被告人薄熙来受贿、贪污、滥用职权案。 2013年9月22日10时50分许法庭一审判决,对被告人薄熙来以受贿罪、贪污罪、滥用职权罪依法判处刑罚,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薄熙来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2013年10月25日上午,二审公开宣判,裁定驳回上诉,维持一审无期徒刑判决。 薄熙来案审判的亮点 运用微博新媒体进行几乎全景式的播报,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审判公开,视频、图片、文字、音频的批量传递,使得庭审近乎于直播,数万字的庭审实录,让外界得以直观了解案件审理的进程和细节。 给予被告人薄熙来及其辩护人的诉讼权利得到充分的保障。 一起最为敏感、最受关注的案件,却以一种最为公开、最为开放的姿态来进行,对薄熙来的公开审判,为中国法治史留下浓重的一笔。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法治进程 2013年元旦刚过,在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那句后来令所有人都记忆深刻的话: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不久之后,中国法院系统密集平反了一批冤假错案。 密集平反冤假错

文档评论(0)

baobe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