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视网膜母细胞瘤护理 分期 按视网膜母细胞的临床过程将其分为眼内期、青光眼期、眼外期和全身转移期四期。 体征 由于肿瘤多发生于婴幼儿,患儿无自诉能力,早期不易被发现。往往肿瘤发展到眼底后极,经瞳孔可见黄白色反光,状如灯光下猫眼样反光,或患眼因肿瘤位于后极部视力低下造成废用性斜视才被发现,此时为眼内期。肿瘤继续增长引起眼内压升高继发青光眼。肿瘤可以累及球外、眶内以至眼球被挤压前突,为眼外期。 转移 转移期则可沿视神经向颅内蔓延或转移,或经淋巴管向附近淋巴结及通过血循环向其他脏器转移,最终死亡。据统计受累器官中,脑及脑膜占第一位,颅肌次之,再次为淋巴结及长骨,腹部器官以肝最为多见。肿瘤发展的不同时期可产生多种不同的并发症。包括玻璃体混浊、视网膜脱离、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 B型超声波检查 可探到眼肿块,瘤本内常有钙化回声。彩色多普勒成像检查可见瘤体内出现红、蓝相伴的血流信号,可与视网膜中央动脉、静脉相延续。CT和MRI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确诊比较可靠 治疗 治疗原则最行政权的在于早发现、早治疗。 治疗方法主要有(1)手术治疗:冷凝术、眼球摘除术。(2)外部放射治疗。(3)巩膜敷贴放射治疗。(4)化学疗法:部分抗癌药物作为手术的辅助治疗。(5)经瞳孔温热疗法。 化学治疗 单纯的化学治疗本身并不能完全治愈视网膜母细胞瘤,但常常可使肿瘤体积显著缩小(被称为化学减容术,chemoreduction)、继发性的视网膜脱离复贴、转移减少,从而使局部治疗得以实施。对于遗传型视网膜母细胞瘤,化学治疗还可预防新的肿瘤灶及第2恶性肿瘤(特别是颅内的三侧性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出现。目前已常与局部治疗合并应用,以治疗眼内期视网膜母细胞瘤。 局部治疗 局部治疗在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其效果与肿瘤的厚度密切相关。一般认为2mm为小肿瘤,只需单纯的局部治疗;2~4mm为中等大肿瘤,可单纯用局部治疗,但联合化学治疗更安全;4mm为大肿瘤,局部治疗必须联合化学治疗。常用的局部治疗有以下4种方法: 外放射治疗 视网膜母细胞瘤(尤其是未分化型)对放射治疗敏感,因此放射治疗是该病的有效疗法。但外部放射治疗可显著增加第2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并常引起患者颜面部畸形、干眼症、辐射性白内障、放射性视网膜病变等,目前仅用于有广泛的玻璃体或视网膜下播散者(RE5期)、或其他治疗失败者。常用的是60CO治疗机和电子加速器,通过眼前部或颞侧部照射,总剂量为35~40Gy。 手术治疗 眼球摘除术:肿瘤充满眼球,有向视神经、脉络膜转移的危险且无保留有用视力希望(RE4~5期),或合并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者以眼球摘除为首选治疗。手术操作应十分轻柔,以防肿瘤细胞进入血循环,切除视神经应尽量长一些,不少于10mm。眼球摘除后可植入活动性义眼。 眼眶内容摘除术:若肿瘤扩散到巩膜或视神经,可行眼眶内容摘除术,术后应联合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 光动力疗法(血咔啉衍生物HPD-激光) 作用机制:HPD能有选择性的被恶性肿瘤组织摄取,经一定波长的光能照射后产生动力效应,透发单态氧等自由基参与的生物氧化反应,引起瘤细胞毒性作用而变性坏死,从而有效杀死瘤细胞。 免疫疗法 目前认为本病与免疫改变有关,故设想采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替哌等,以控制肿瘤的增殖。 预后 生命预后;近200年来,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生命预后已有很大改善。1个世纪前病死率为100%,由于诊断和治疗技术的改进,目前在欧美及其他工业国家,本病病死率已下降到5%以下。生命预后与许多因素有关,如肿瘤的大小和部位,诊断和治疗的迟早,治疗措施是否合理等。预后亦与组织学改变有关,一般来说,分化程度好的较分化程度低的预后好;肿瘤限于视网膜者较侵犯脉络膜、视神经或已有眼外扩散者好。死因分析,50%的患者死于肿瘤的眼外转移,50%是由于发生了第2恶性肿瘤。 视力预后:单眼患者未受累眼的视力预后是良好的。在患眼摘除或治疗后,另眼应定期检查,多数患儿成年后,健眼视力良好。双眼患者视力预后取决于病变范围及治疗效果。若肿瘤小未侵及视盘或黄斑中心凹附近,治疗后可期望得到较好的视力,若肿瘤侵及视盘附近或黄斑中心凹,即使成功地根治了肿瘤,视力预后亦不佳。 预防 视网膜母细胞瘤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对于有此病例患者的高风险家庭婴幼儿应随访,定期散瞳检查眼底,以便早发现、早治疗,基于优生优育的原则,提倡有遗传因素的育龄夫妇绝育,避免给家庭和后代造成痛苦。 护理 术前护理:视网膜母细胞瘤一经确诊应及早进行治疗。肿瘤瘤体较小的可采用激光光凝术、巩膜冷凝术。肿瘤瘤体较大,保存视力无希望者,手术摘除眼球是挽救患儿的有效方法。 术后护理 患儿麻醉清醒后回病卧床休息继续观察生命体征。 饮食护理:半流饮食一天,可进食粥、面条、牛奶,避免进食硬质食物,以免咀嚼肌过度运动影响切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