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消费领域外部性的济法解决——以公民环境权的经济法制保障为例 09.4.2现代经济探讨1万字
论消费外部性的经济法解决——以公民环境权的法制保障为例*……改变消费形态需要有一套多方面的战略,集中注意于需求,满足贫穷的人的基本需要,并在生产过程中减少有限资源的浪费和使用。”从法律视角来看,必须通过环境法或者生态法倡导可持续的消费观念,抑制不可持续的消费观念,以解决消费过程中的负外部性。
消费
关于消费外部性的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庇古,他:“在纯粹竞争下所发生的社会边际净产品与个人边际净产品之间的一般差异之来源,是这一事实”,“此问题的本质是,个人A在对个人B提供某项支付代价的劳动的过程中,附带的,亦对其他的人提供劳务(并非同样的劳务)或损害,而不能由受益的一方取得支付,亦不能对受损害的一方施以补偿……在这些产业间来补偿的利益或损害,分别能够或不能很方便的与货币尺度发生关系。然而,这种区分仅有形式的而无事实的重要性,仅能弄乱而不能说明主要的问题。”“消费者由所消费的财货直接效果以外未补偿或无所取偿的间接效果的形式之上。”“没有一个不可见的手可以赖以由个别的部分处理以产生全体的良好安排。因此必须有一具有广泛权力的机构,能干预并处理有关美好空气与阳光等集体问题,如同其处理煤气、自来水集体问题一样。”
关于消费外部性的研究文献不多,对于消费外部性的定义也比较少。黎建新(2001年)认为,消费的负外部性,是指个人或集体的消费行为危害环境、危及他人的特性。俞海山博士(2005年)根据外部性的本质,结合消费的特性,把消费外部性定义为:消费外部性是指个人或家庭的消费行为影响他人或社会,但个人或家庭井未因此而给予相应补偿或取得相应报酬。并认为消费外部性的本质仍然是个体成本与社会成本、个体收益与社会收益之间的差异,只不过产生外部性的主体是消费者而不是生产者。资树荣教授则直接引用了俞海山博士对外部性的定义。李成华(2008年)认为,消费的负外部性,就是指消费主体在消费过程中,给其它经济主体造成了损害而没有支付任何成本费用的现象,也叫做消费的外部不经济。本文从法学视角对消费外部性可以定义为,它是消费者基于消费而给消费者本人以外的对象造成的权利的侵害、利益的减损的现象。
(二)消费外部性的主要表现
不正当消费、使用产品,危害当代人的健康权。如在公共场所吸烟,不仅危害吸烟者本人的健康,而且通过被动吸烟也影响到其他无辜者。驾驶尾气排放超标的机动车污染空气,危害行人及附近居民的健康。宠物消费中如狗咬伤他人甚至致死宠物排泄物污染公共场所犬吠声影响邻居休息等等外部性问题害他人的健康权。
不正当使用、处置消费后产品,损坏环境、侵害当代人的环境权。如废旧电池的随意丢弃,造成重金属污染;生活污水任意排放,使得可饮用水急剧减少;含磷洗衣粉的过量使用导致水域的富营化及藻类疯长,影响水域的生态平衡;一次性碗筷,一次性餐具,一次性塑料袋消费随便丢弃,形成白色污染、垃圾围城这些都损坏了环境、侵害了当代人的环境权。
过度消费、使用产品、耗费过多的资源,侵害后代人的使用权。消费包装过度、产品标准过高或使用寿命过短的产品造成资源的浪费。一次性消费用品图省事和方便,豪华精致的包装满足了虚荣和攀比,但都是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受损害的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和后代人的资源使用权。
消费濒危动物、植物,侵害生态权。如野菜野味的消费满足了猎奇心理,却破坏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野味的消费如违法猎杀动物侵害动物的生存权利。野菜消费的典型的例子是发菜。在一种追求发财兆头的畸形心理的驱动下,发菜身价百倍,直登大雅之堂,因此就有浩浩荡荡的采挖大军穿梭于生态脆弱的西北草地,其灾难性后果显而易见侵害生态权二环境权立法与司法保障的国际比较及启示——基于消费外部性解决的视角消费外部性与公民环境权
消费外部性主要是对环境造成影响,因此,消费外部性消费的环境外部性,健康权生态权正如柯武刚教授所言,“许多对自然环境的关注所以会出现是因为有些人的经济活动(包括消费活动——笔者注)对他人造成了影响,而这些影响不可能被轻易地抵消(各种外部性)。”上述健康权、生态权等都可以概括为公民环境权。
公民环境权的讨论和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1972年,联合国召开的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接受了“环境权”这个概念,并且在《人类环境宣言》中写道:“人类有权在一种能够过尊严的和福利的生活环境中,享有自由、平等和充足的生活条件的基本权利,并有保护和改善下一代和世世代代环境的庄严责任”。许多国家纷纷在各自的宪法中确认环境权或涉及环境权的内容,甚至把其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如南斯拉夫、葡萄牙、波兰和俄罗斯等国;瑞典、希腊等国则在宪法中体现了保护公民权的内容;我国宪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这是以国家义务的形式确认了公民的环境权。
关于环境权的定义,吕忠梅教授认为是“公民享有在不被污染和破坏的环境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