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时评201012.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每日时评201012

每日时评201012 每日时评:看病贵看病难让“神医”前赴后继 2010-12-31 来源:国家公务员网 【字体:大 中 小】   新闻由头:男子办养生机构敛财 自称3根冰棍救活癌症病人    原题《是什么让“神医”前仆后继?》     摘要:是什么绊住了百姓走向正规医院的脚步?是什么促使百姓寄希望于那些“神医”?   铁打的市场,流水的“神医”。近日,又有一位“神医”被曝光。北京大道堂中医养生研究院院长刘逢军,这位自称看看照片就能诊断的“神医”, 学历、从医经历均属造假。   从报道来看,与之前的张悟本、李一等人相比,刘逢军的“法术”难言高明,依旧是靠着神乎其神的吹嘘与包装、市场营销与推广等。而且,他的吹嘘已经到了荒诞的程度:声称放生2000斤鲤鱼,这2000斤鲤鱼一起向他鞠躬;不管是癌症、糖尿病,还是牛皮癣、老年痴呆症,他都不在话下,甚至,用3根冰棍儿就能救活癌症晚期患者。   不过,这位“神医”刘逢军,显然是吸取了他前辈的一些“经验教训”。第一,他不再像李一那样打着宗教的幌子,也不走“名人”路线,而是“低调”发财。第二,这位“神医”企图在现在的法律空间里寻找灰色地带以规避监管,那些求他治病的患者,不仅要登记个人信息,还要签上一份公告合同书,在公告合同书中有这样的重点内容:一个是他们不是医疗机构;另一个是,他们的产品属于食品,不是药品。第三,他卖的神奇食品“道养生宝”,一盒仅22元,处于普通民众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而且吃出问题乃至人命的可能性甚微。一旦追究起责任来,即使被惩罚,力度也有限;从“获益”与“损失”的性价比而言,也是划算。可以说,这是位已经找好退路、脚底抹油准备随时走人的“神医”。   这种“神医”,一旦被媒体放在聚光灯下,就会原形毕露。果然,经记者查证,这位刘逢军,不过是一个既没有受过医学培训,更无从医资格的彻头彻尾的骗子。   虽说“阳光下没有新鲜事”,可是张悟本、李一事件才过去不久,刘逢军又折腾了个风生水起,这就需要认真琢磨下,前仆后继的“神医现象”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了。   最直接的,也最容易找的原因是患者与民众的科学素养不足,缺乏基本的科学知识和社会常识。什么是医学,什么是巫术;什么是文化,什么是宗教,所有这些,都需要进行最基本的启蒙教育。这也是卫生部部长陈竺谈到让“张悟本现象”不再出现时,提出加强医学科普的原因。除此之外,“神医现象”恐怕也与看病贵、看病难有关,使得一些寻医问药者走进了“神医”的诊所。   实际上,作为一个转型中的拥有悠久传统文化的古国,出现此类“神医现象”也算是一种“必然”,可是怎样既在社会制度层面、民生层面,又在精神领域顺利完成这种“现代性转换”,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也许,除了反思民众的文化素质,不妨再问问,是什么绊住了百姓走向正规医院的脚步?是什么促使百姓寄希望于那些“神医”?除了医疗资源严重不足这些原因,我们对病患及其家属的精神关怀是否充分?有没有将以人为本落到实处?解决这些问题,也是防止“神医现象”再现的关键所在。 每日时评:选干部还是选“孝子” 2010-12-30 来源:国家公务员网 【字体:大 中 小】   河北魏县县委书记提出了“德孝治县”的理念,建立干部德孝考核机制。提拔干部必须有父母的德孝意见证明,无德不孝一律不考虑。据统计,目前该县已有3名科级干部8名股级干部,由于德孝行为有瑕疵未被重用。(中国新闻网12月28日)此言一出,立马在网上引发热议,赞成者评弹者兼而有之。   最近,全国一些地方,如山西河津市、甘肃金昌市等地,相继制定了将孝与不孝作为干部提拔的标准,引发众多褒贬不一的议论。之前,广东廉江市在公选20个副科级领导干部中,也曾加进了同时对候选者的家人(含父母和配偶)进行面试的内容。廉江市委书记称这一创新使竞选者面临全新挑战。(人民网2009年4月10日)因此,这类注重孝的举动需要廓清是与非。   诚然,招选干部需要德才兼备。近年来,一些官员确实在思想品德方面出了一些问题,引起社会关注。其中,“不孝敬父母”也是一个引发公众诟病的表现。所以,地方组织人事部门把“不孝敬父母”列入官员晋升考核的内容,不是毫无道理。但涉及一个问题:如何看待“孝子”。   “孝子”古之有说,简言之,就是孝敬父母孝敬长辈。但别忘了,古之还有“忠孝不能两全”的观点。分析某些“不孝”现象,也确有儿辈抵制父母不正当的要求、不合时宜的旧观念的问题。比如,儿辈发现父母有贪污受贿行为,敢于揭发举报,表面看是“逆子”行为,但实质上彰显正义良心。假若把这种“逆子”行为也视作不孝,那么,也就失去社会公理和正气。此外,一些地方由于种种原

文档评论(0)

hf916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