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TJ核电调峰
核电调峰 法国、美国、西德等国已经将核电调峰运行进行实际的运用, 例如在法国以电力负荷少的夏天为中心, 几乎每天要进行调峰运行,32台9OOMW级机组, 一年中进行的总循环次数达到: 1986年约为1700次,1987年约为2200次。 国名 发电厂数 堆型 调峰比例 出力变化率/每分钟 美国 多数 PWR/BWR 50%~100%(每天) 0.25%~1% 法国 多数 PWR 40%~100%(每天) 通常为3%,最大为5% 西德 多数 PWR/BWR 50%~100%(经常) 5%~10% 国外调峰运行实例 PWR—压水堆 BWR—沸水堆 现在我国核电以压水堆为主,压水堆在设计时就设计成了可以跟踪负荷运行,可以实现调峰 。 但考虑到核电的核安全,现我国核电都是带基本负荷运行。 随着我国核电建设发展,核电在整个 发电系统的比重,如何使核电安全参与调峰是不可避免的问题。 沸水堆调峰运行 反应堆的出力控制可实行再循环流量构控制以及控制棒操作的控制。 设计上特别采用再循环流量控制, 可在额定出力至65%出力之间、以最大每分钟30% 的调节速度来调节出力。 目前, 在沸水堆实行调峰运行时, 可实施自动平滑的再循环流量控制来进行出力控制。将来出力变化幅度更大时, 同时实行控制棒操作。 据美国GE公司介绍,沸水堆核电机组也具有良好的负荷跟踪和调频能力。跟踪幅度和速度分别为(50~ 100) %Pn、1% Pn/SeC。 为了调节再循环流量, 要调整汽机控制装置负荷整定器的整定值,但为进一步减轻值班运行人员手动操作的负担、进行更细致的运行监视, 开发了能自动进行调蜂运行的出力调节装置, 并己在一部分机组上设置了该装置。 压水堆调峰运行 按照出力自动调节装置的指令, 变此进入汽机蒸汽量的调节阗, 从而改变了汽轮发电机的出力。对应于此变化, 以控制棒插入反应堆的比例进行自动调节。 由于控制棒插入比例的调节,而燃料上下间的出力分布发生偏移, 反应堆冷却剂中的硼浓度进行调整而使出力分布均等。由于这些操作, 反应堆出力的跟踪对应于汽机出力。此外反应堆的控制性能, 可设计为十分安全地跟踪于每分钟5% 的出力变化。 核电机组的运行模式 以广东大亚湾2×90万kW 压水堆核电机组为例 法国90万kW 压水堆核电机组具有二 种运行模式: (1) A模式 (2) G模式 A模式 ① 四组控制棒,每组控制棒由8根“黑棒”组成。通过控制棒的提升和降落来控制反应堆的核裂变反应速率、启动和停堆,调整反应堆的功率 。 ② 改变硼浓度。通过改变一回路的硼浓度,来补偿与功率变化有关的反应性变化。 G模式 同时使用黑棒和灰棒。这里的黑棒与A模式中使用的黑棒完全相同,由24根银一铟一镉材料元件组成 而灰棒是由8根银一铟一镉材料元件和16根吸收中子能力较弱的不锈钢材料元件组成。 负荷跟踪 P(%Pm) 30~70 P(%Pm) 30~70 16~8 序号 项目 A模式 G模式 1 正常负荷变化 ±0.3%Pn/min ±0.2%Pn/min 2 降负荷速率 前20%Pn增量可达-5%Pn/min 以后的速率与燃耗水平有关 到燃耗后期约为(0.2~0.5)%Pn/min 基本同模式A 3 升负荷速率 前20%Pn增量可达+5%Pn/min 以后的速率与燃耗水平有关 约为(0.2~0.5)%Pn/min +5%Pn/min 与燃耗水平无关 不同运行模式时机组的斜率变化 无论是运行于A模式还是G模式.当机组运行于15~ 100 Pn之间的任一功率水平时,均具有士10%Pn的功率阶跃变化的能力。所以当其运行于低功率水平时,具有10%Pn的即时旋转备用。但是机组不能连续进行阶跃变化和斜率变化,也不能连续进行阶跃变化导致负荷变化率超过5%Pn/min 核电机组的调频特性 A 模式和G 模式在l 5~ 100 Pn范围内的任何功率水平下具有负荷波动的能力,其负荷变化速率约为1 %Pn/min,最大波动幅度为: A模式:±6%Pn G模式:±8%Pn 一次调频:又称自动(就地)调频,它是利用机组本身的调差特性、即机组的调速器参与电网的一次调频过程。它能够自动完成而不需要外界的任何干预 调差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kδ=-△f(%)/△P(%) 广东核电机组的调差系数为4 %,即频率每下降20mHz.需要增加1% Pn的附加功率来调整。 A模式运行时,参与电网一次调频的功率约为±(2~3)% Pn。而G模式运行时,参与电网一次调频的功率为±3 %Pn。 二次调频:又称遥调.其调频信号由电刚调度中心根据电网的频率偏差及联络线交换功率的偏差而确定并送至参与调频的发电机组,由机组操纵员选择参与调频的最大幅度,并把运行参考功率降低到相应的功率水平。 A模式运行时,参与二次调频的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