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2013·高考广东卷,34)下图漫画(作者:周锐)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①对事物的认识受主体差异的影响 ②认识和改变规律是克服困难的条件 ③辩证的否定是事物之间相互的否定 ④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2013·高考海南卷,20)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离不开计时,而要做到准确方便计时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到“立杆测影,划分一日”,从“滴漏计时”到机械钟,从石英钟到原子钟……人类对时间计量技术和方法的探索历程表明( ) ①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决定了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 ②真理的发展是一个超越自身而不断完善的过程 ③人类认识的反复性决定了真理探索的过程性 ④人类认识的无限性决定了人能够获得全部真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13·高考安徽卷,4)为破解当前家庭经营中存在的“低、小、散”难题,推动传统农业升级,党和政府强调要发挥家庭农场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的作用。这表明认识是( ) ①在实践基础上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 ②不断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理的上升过程 ③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活动 ④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2013·高考四川卷,7)观察右图。下列对漫画蕴涵的哲理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与时俱进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②真理如果超出其适用条件就会变成谬误 ③价值选择正确与否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④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并通过个性表现出来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地图反映了人们认识世界的程度,地图的变化记录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欧洲中世纪时,地图主要由神职人员绘制。当时洲的世界地图千篇一律:基督教圣地耶路撒冷居于中心,多瑙河、地中海和顿河呈“T”字型,把世界分割为欧、亚、非三部分。中国古代地图大部分由官方或士大夫绘制,主要用于日常行政事务管理和作为读史的辅助工具。在中国古代绘制的世界地图中,中国占据绝大部分图幅,政区表现较为准确,中国疆域之外则绘制简略,严重失真。 由于人类活动范围的局限,早期地图绘制者认为地球是平的。15、16世纪哥伦布等航海家证实地球是圆的。随着遥感技术的广泛应用,现在的世界地图日益精准,更好地满足了生产生活的需要。 结合材料,说明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12分) 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并未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具体论述。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出现了信仰迷失、价值取向扭曲、道德失范等社会问题。因此,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就归纳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希望引领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这一体系内涵丰富,但不够简明、不便于群众传播践行。与此同时,各地广泛开展了地方精神的提炼和培育活动,深化了对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在总结群众实践、吸取中华文化传统精华、借鉴人类文明的基础上,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24个字的提炼,把高深的理论变成了老百姓看得懂、记得住、能遵守的价值信条,既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又集中反映了人类文明共同的价值追求。 运用《生活与哲学》中有关“求索真理的历程”的观点,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过程。(12分)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来源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变化的现实。(2分)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2分)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归纳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再到党的十八大提出24字核心价值观,正是实践的发展推动了人们对核心价值观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和发展。(2分)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的特点,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2分)从总结实践到吸取传统、借鉴人类文明精华,从不便传播到看得懂、记得住,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过程经历了一个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2分) * *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要点详解——认识论部分】 一、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一)什么是实践? 1、实践的含义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它有两层基本含义: (1)是一种物质性活动。 (2)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这两个方面正是实践活动与认识活动的根本区别。 【提示】 改造主观世界指改造自己的思想、认识以及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关系。 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在改造主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有利于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 第二单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吉林省珲春市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 Welcome unit 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s 句子成分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英语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VIP
- 护理实习生管理制度及安全教育.ppt VIP
- 小学英语句子成分基础篇.doc VIP
- 英语的句子成分.ppt VIP
- 小学英语语法课件-人称代词课件(全国通用版)(共90张PPT).pptx VIP
- 供热运行安全课件.pptx VIP
- 2024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规范.docx VIP
- 2025年2月上海市高三联考高考调研英语试题(答案详解) .pdf VIP
- ccs软件与proteus联合仿真建立dsp虚拟实验系统.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