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原发性肝癌详解
原发性肝癌 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 定 义 原发性肝癌(primary carcinoma of the liver)是指发生于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的癌肿,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 概 述 恶性程度高,死亡率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 发生于任何年龄,以40~49岁最多 男 :女=2.5 :1(美国和西欧)/ 8 :1(亚洲) 常在发病后6个月内死亡 常发生于肝硬化(20~50年后)基础上,但25%患者没有肝硬化病史,也没有产生肝硬化的危险因素 肝功能减退使治疗受限,患者常死于肝功能衰竭 HBV疫苗的应用及筛选献血者HCV对肝癌发生率产生重大影响 75%为多灶性发生 发生率 在美国,肝癌占所有恶性肿瘤的2%,年发生率为4/100,000(约5000~10000例) 亚洲、非洲地区年发生率100/100,000 世界范围内,每年因肝癌死亡的人数高达130万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毒性肝炎 肝硬化 环境、化学及物理因素 遗传 一、病毒性肝炎 最主要病因 明确与肝癌有关:乙型、丙型和丁型 全球HBV感染者约4亿,慢性HBV感染使肝硬化患者发生肝癌危险性升高1000倍 我国有1.2亿HBsAg阳性者,约90%肝癌患者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背景 全球HCV感染者1.7亿,肝癌患者中HCV检出率为10%~20%,是日本和欧洲最重要的肝癌病因 HBV分子致癌机制 与生长调控基因相互作用 HBV-DNA与宿主DNA整合 通过病毒基因产物激活细胞生长调控基因的转录 影响DNA修复 HCV感染致肝癌机制 二、肝硬化 约70%的原发性肝癌发生在肝硬化基础上 多数是乙型、丙型肝炎所致大结节性肝硬化 乙肝相关肝硬化平均每年有3%~6%发生肝癌 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感染持续时间、男性、酗酒及HBV、HCV重叠感染 血吸虫病性、胆汁淤积性、淤血性肝硬化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无关 三、环境和理化因素 黄曲霉毒素B1(AFB1) 池塘中蓝绿藻产生的藻类毒素 华支睾吸虫感染 亚硝胺类、偶氮芥类、有机氯农药、雄激素、某些类固醇类药物以及酒精 长期持续接受辐射 在美国,几乎50%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酗酒行为 尸解发现,高达50%的严重酗酒患者有亚临床肝癌 四、遗 传 遗传性血色病、高酪氨酸血症、α1-抗胰蛋白酶缺乏、毛细血管扩张性运动失调 肝硬化 肝癌 肝癌家庭聚集现象见于慢性乙肝患者,可能与乙肝的垂直及水平传播有关 病 理 大体形态分型 病 理 组织学分型 胆管细胞癌 病 理 转移途径 临床表现 持续性钝痛或胀痛 右叶肝肿瘤:右季肋部疼痛左叶肝肿瘤:易误诊为胃部疾患病变侵犯膈:疼痛牵涉右肩 癌结节破裂出血:剧烈腹痛 临床表现 腹胀 腹泻 食欲减退、恶心、呕吐 临床表现 进行性消瘦 乏力 发热 营养不良 恶病质 是由于癌肿本身代谢异常或癌组织对机体产生影响而引起的内分泌或代谢异常症候群。以自发性低血糖、红细胞增多症较常见,其他罕见的表现有高钙血症、高脂血症、类癌综合征、血小板增多、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等,在肝癌切除后可明显改善或恢复正常。 临床表现 肺转移:咳嗽、咯血 胸腔转移:胸水,右侧多见 骨骼或脊柱转移:局部疼痛或神经受压症状 颅内转移:相应定位症状 临床表现 为中晚期肝癌的主要体征 进行性肿大 质地坚硬,常有压痛 左叶肝癌表现为剑突下包块 右叶肝癌可使右侧膈肌明显抬高 临床表现 多为晚期征象 以弥漫型肝癌或胆管细胞癌为常见 癌肿广泛浸润可引起肝细胞性黄疸 癌肿侵犯肝内胆管、肝门淋巴结肿大压迫胆管或癌组织和血块脱落引起胆道梗阻时,可出现阻塞性黄疸 临床表现 脾肿大(肿瘤压迫或门静脉、脾静脉内癌栓也能引起淤血性脾肿大) 腹水 (癌浸润腹膜也是常见原因) 门体侧支循环形成 肝癌临床分型 无明显肝硬化表现者 肝癌临床分期 Ⅰ期:无明确肝癌症状和体征者 临床分期(TNM) 并发症 出血原因:癌栓引起门静脉高压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胃肠道粘膜糜烂;凝血功能障碍。占15%肝癌死因 实验室检查 (一)甲胎蛋白(AFP) 当前诊断肝癌最特异的标志物,阳性率为70%~90%,广泛用于肝癌的普查、诊断、疗效判断及复发预测 放射免疫法或AFP单克隆抗体酶免疫法测定 AFP浓度与肝癌大小呈正相关 肝癌患者扁豆凝集素结合型AFP异质体比值25% 实验室检查 (二)γ-谷氨酰转移酶同工酶Ⅱ(γ-GTⅡ) (三)异常凝血酶原(AP) (四)α-L-岩藻糖苷酶(α-AFU) (五)酸性同工铁蛋白(AIF)、醛缩酶A(ALD-A)、5核苷酸磷酸二酯酶同工酶Ⅴ(5NPDV)、碱性磷酸酶同工酶Ⅰ(ALP-Ⅰ) 影像学检查 (一)超声显像:结合AFP检查有助早期诊断 (二)电子计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