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练通】2015版高中历史配套课件:7.4 向“距离”挑战(人民版·必修3).ppt

【讲练通】2015版高中历史配套课件:7.4 向“距离”挑战(人民版·必修3).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讲练通】2015版高中历史配套课件:7.4 向“距离”挑战(人民版·必修3)

第四课 向“距离”挑战 互联网是指将两台或者是两台以上的 计算机终端、客户端、服务端通过计算机 信息技术的手段互相联系起来,人们可以 与远在千里之外的朋友相互发送邮件、共同完成一项工作、共同娱乐。NATC就针对民意调查发表评论,认为未来10年里,网络最大的影响力将不必非得通过电脑屏幕来实现,“你在网络中的活动将包括你的存在、旅行、商品购买或者其他行为”。…… 请思考: 1.互联网技术出现于什么时候? 2.谈谈互联网对人们生活有何影响。 目标导航 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是社会需求发展的结果 汽车、飞机、电报、电话、电子计算机网络等重大技术的发明及应用 认识 理解 了解 一、立体交通的诞生 1.条件: (1)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跨入_________。 (2)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内燃机进入推广使用阶段,推动了 汽车工业、航空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电气时代 2.概况: 3.影响: 人类从平面交通时代步入水、陆、空_________时代。 制成飞机,开创人类交通事业的新纪元 美国 莱特兄弟 1903年 空中 把内燃机装配到轮船上 1887年 水路 制成世界上最早的汽车 德国 卡尔·本茨戴姆勒 1885年 陆路 成就 国家 人物 时间 项目 领域 立体交通 【易错提醒】 对立体交通的理解。 立体交通指的是交通发展空间的变化。立体交通的诞生是以飞机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的,不是以汽车的出现为标志。汽车与轮船属于平面交通,飞机属于立体交通。 【知识点拨】 1.立体交通工具诞生的原因及影响。 (1)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内燃机的发明、石油开采业和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为立体交通工具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2)影响:推动了世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交通工具及运输业的发展,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图说历史】 立体交通的诞生: 二、穿越大洋的电波 1.背景: (1)英国法拉第于1831年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2)电动机和_______的相继发明。 发电机 2.成果: _______被后人称为“无线电之父”。1902年,横跨大西洋传送无线电信息的试验成功。1916年完成短波试验 无线电报 1876年,美国人贝尔发明_______ 电话 (1)1837年,美国人_______发明有线电报机 (2)1851年,连接英、法的海底电缆铺设成功 (3)1866年,横跨_______连接欧美两洲的海底电缆铺设成功 有线电报 概况 成就 莫尔斯 大西洋 电话机 马可尼 【特别提醒】电报与电话等通信技术的成就,仍是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理论的延伸发明,也属于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的标志性的发明成就。它对人类的影响不仅在于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交流,更重要的是将世界联系加强,促进全球化进程加快。 【知识点拨】 2.近代电信事业的发展历程。 (1)美国人莫尔斯发明了有线电报机,为电信事业打下了基础。 (2)美国人贝尔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发明了电话机。 (3)德国物理学家发现电磁波,为无线电通信奠定了基础。意大利人马可尼将电磁波的理论首先运用到无线电通信上。由此,以有线电话和无线电报为标志的近代电信事业发展起来。 运用所学知识,结合下列材料: 他系统地学习了人的语言、发声机理和声波振动原理,在为聋哑人设计助听器的过程中,他发现电流导通和停止的瞬间,螺旋线圈发出了噪声,这一发现使他突发奇想——“用电流的强弱来模拟声音大小的变化,从而用电流传送声音”。从这时开始,他和他的助手沃森特就开始了设计的艰辛历程,1875年6月2日,最后测试的时刻到了,沃森特在紧闭了门窗的另一房间把耳朵贴在音箱上准备接听,他在最后操作时不小心把硫酸溅到自己的腿上,他痛苦地叫了起来:“沃森特先生, 快来帮我啊!”没有想到,这句话通过他试验中的装置传到了在另一个房间工作的沃森特先生的耳朵里。而这句极普通的话也被记入史册。 探究分析: (1)材料中的“他”是谁?他发明的装置是什么? 提示:贝尔。有线电话。 (2)他的发明从属于哪次工业革命? 提示:第二次工业革命。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科技发明是怎样改变我们的“时空”的。 【思路分析】本题围绕贝尔发明有线电话选择材料,旨在考查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交通与通信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答题时应注意条理化。 提示:交通的进步,汽车、飞机的发明,使我们的距离相对缩短;远距离的通信技术的发展,如电报、电话的发明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信息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y5569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