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年级科学学案
个 性 化 辅 导 学 案学科 科学学生庞年级 七年级授课时间2014 年 7 月 20 日 授课李老师 上课内容复习七年级下册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总第 4 次课知识要点1. 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感觉。皮肤有______、______、______等感觉功能。2. 手指的指尖部位________比较集中(盲人阅读盲文),手背上_____________较多(测试温度)。3. 嗅觉的形成:气味通过鼻腔,刺激嗅觉神经末梢,嗅神经将气味传到大脑的嗅觉神经中枢(嗅觉中枢容易疲劳),从而形成嗅觉。4.听觉的形成:声波经过耳廓→外耳道→_____(振动)→______(放大声音)→_____(产生兴奋)→听神经→大脑神经中枢,最后在脑部形成听觉。5. 舌头表面布满味蕾(味觉细胞和味觉神经构成),对液态物质特别敏感。人具有的四种基本味觉:_____________。如果它们同时出现,会产生混合的味道。6. 声音产生的条件:_______声音传播的条件:_________声音传播的方式_________7. 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速度由慢到快)中传播。15℃时,空气中传播速度为______,但不能在_______中传播(无介质)。声音的传播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1℃,每秒传播距离增加0.6米。8. 耳可分为: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听小骨、鼓膜、鼓室、咽鼓管),内耳(前庭、耳蜗、半规管)。其中,前庭和半规管是位觉感受器,保持身体平衡。9. 频率:物体在一秒内振动的次数。单位:赫兹(Hz)10. 声音的三要素:(音调不可以改变,响度可以改变)______:声音的高低。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大;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______:声音的强弱。响度与距离、振幅有关:振幅越大、距离越近,响度越大;(声音大小的单位:分贝 dB) 振幅越小、距离越远,响度越小。______:分辨不同的声音。11. 防止噪音的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 光源:正在发光的物体,分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13. 光线(光通过的路线和方向):带箭头的直线表示14. 光在同一均匀物质中沿 (在空气、水、玻璃里都沿直线传播),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 千米/秒。光年(距离单位)表示光在一年里传播的距离。太阳光(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可见光)等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还有红外线、紫外线为不可见光。15. 物体的颜色:由物体表面反射(不透明物质)或透射(透明物质)的色光来决定。判断依据:白色能够反射所有色光,物体反射与它相同的色光,吸收与它不相同的色光,若物体不反射任一色光,则物体呈黑色——注意:物体的颜色在不同的光线下颜色不同!16. 光的反射:一束光照射到物体表面上时,一部分光会改变原来的传播方向反射回来的现象,有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它们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光的反射定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意: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增大,所以,应该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入射角、反射角指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光路是可逆的。17. 光的折射定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玻璃)时,入射角 折射角;当光从水(玻璃)斜射入空气时,入射角 折射角。18. 平面镜成像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 平面镜的应用:可以成 像;改变光的传播 (潜望镜)。20.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性质及光路图——区别:凸面镜(发散)和凹面镜(会聚)。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有两个焦点(F1、F2),焦点到透镜中心距离叫焦距(f);凹透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有两个虚焦点(F1、F2),焦点到透镜中心距离叫焦距(f)。21. 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U: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像距V: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凸透镜成像规律像的性质位置(同侧或异侧)正立或倒立放大或缩小实像或虚像 不 成 像 b.照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成像由于两个特殊点分成三个区域(1)焦点是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即当u>f时,物体经凸透镜成实像;当u<f时,物体经凸透镜成虚像。(2)2倍焦距位置是物体成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即当u>2f时,物体经凸透镜成缩小实像;当u<2f时,物体经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或虚像。(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19人教版高中英语新教材词汇表带音标(必修一二三).pdf VIP
- 盆底康复护理进修汇报.pptx VIP
- 2025年职业技能竞赛(人工智能训练师赛项)参考试题库资料(含答案).pdf VIP
- 2024年中考数学二次函数压轴题:胡不归模型(学生版+解析).pdf VIP
- 简单土方回填合同范本5篇.docx VIP
- 日立ADA2系列伺服驱动器使用说明书_日立伺服驱动器.pdf VIP
- 【真题】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pdf VIP
- 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登记表.doc VIP
- 磁盘阵列DA580D使用手册V1.0.doc VIP
- 浙江省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总结.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