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梅馆记课件1_九年级语文课件.pptVIP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病梅馆记课件1_九年级语文课件.ppt

病梅馆记 龚自珍 本ppt来自:千教网() 一、认识龚自珍反对束缚人才`追求个性解放的 积极意义及其局限性。 二、理解本文借梅议政、托物言志的写法。 三、掌握本文“病”“业”等 实词。 四、背诵课文。 教学目的 本ppt来自:千教网() (一)、简介作者 (二).写作背景简介。 清朝封建统治者为了加强思想统治,奴役人民,一方面以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选用人才的法定文体,以束缚人们的思想;另一方面大兴文字狱,镇压知识分子。在长期严酷的思想统治下,人才遭受严重的压抑和摧残。本文写于1839年,是作者辞官南归之后寓居江苏昆山时所作。 本ppt来自:千教网() 明清科举制度的一种考试文体,每篇有部分组成。在内容上,八股文只许为圣贤立言,讲四书五经所讲过的道理,如有所阐发也不能越出程朱理学的范围。这种内容固定而形式死板的文体,是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对当时文化思想的发展危害很大。 八股文 本ppt来自:千教网() 旧时统治者往往故意从文人的作品中摘取字句,罗织罪名,构成冤狱,以镇压知识分子,叫“文字狱”。清康熙、雍正、乾隆三帝大兴文字狱,刑罚残酷,株连众多。龚自珍《咏史》:“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 本ppt来自:千教网() 本ppt来自:千教网() 未可明诏大号以绳 天下之梅也 绳,名词,用作动词, 约束 以夭梅病梅为业 以求钱也 病,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病,损伤。 夭其稚枝 夭.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早死,摧折 本ppt来自:千教网() 锄其直 锄,名词用作动词, 锄去,铲 除。 纵之顺之 顺,动词的使动用法 理顺。 必复之全之 复,动词的使动用法, 复原。 全,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健全。 本ppt来自:千教网() 病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而江浙之梅皆病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君之病在肌肤 (损伤) (显出病态) (病残) (有病态) (困苦疲劳) (疾病) 本ppt来自:千教网()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 兵精足用,英雄乐业 吾业是有年矣 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 业 (职业) (基业) (功业) (职守) (从事某项职业) (学业) 本ppt来自:千教网() 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复前行,欲穷其林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穷 (竭尽,用尽) (尽) (走尽) (生活贫苦) 本ppt来自:千教网() 本ppt来自:千教网() (一) 阅读文章的第一段,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文章中的有人审梅标准是什么 有何寓意 (2)、产生病梅的社会原因是什么 (3)、夭梅、病梅的手段是什么 造成什么样的 后果 本ppt来自:千教网() (1) “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 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 这几句话深刻寓意: 这几句话道出了病态社会的病态的评梅标准,指出了统治阶级选人、用人的标准。为了维护专制统治。当政者忌恨和扼杀那些正直的、有骨气的、生气勃勃的人才,而要人们变为委曲、邪佞和毫无生气的庸才奴才。 本ppt来自:千教网() 本ppt来自:千教网() (3)文章的最后一段该怎么理解 面对肆意压制人才、摧残人才的黑暗 社会现实,作者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要解放 人才的主张, 并且发誓要不顾一切来“疗 梅”,作者的观点无疑是正确的。 但作者的能力太渺小、太微不足道了,所以他最后只能发出无可奈何的感叹! 本ppt来自:千教网() 七、分析作者时代的和阶级的局限性 一、 作者在文中表达了解除人才束缚、恢复人才生机、解放人才个性、改革沉闷政局的强烈愿望,这种思想是积极的,值得肯定的。 二、作者所追求的只是个性解放,所依靠的力量只是他个人的力量,这当然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 三、作者把这种希望寄托在“天公”即清朝最高统治者皇帝身上,这就决定了他的政治主张最终是不可能得到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ingyx01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30140202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