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稳态法测固体的导热系数详细过程.docx

东北大学稳态法测固体的导热系数详细过程.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东北大学稳态法测固体的导热系数详细过程

(1)实验准备中? ? ? ? 首先是实验报告,这次的实验记录的表格,书中并没有给出,所以我们需要自己画表格,需要画的表格一共三个,一个是求稳态时T1、T2的表格,第二个是算待测物厚度h的表格,最后一个是求散热时T2-t的关系的表格。下铜盘直径D、下铜盘厚度δ、下铜盘质量m都不需要测量。第一个表格的话画10~11列左右就够用了,其实也可以再少点,以防万一可以多画2、3列,表一是个3行11列(这个列数可以自由调整)左右的表格。待测物厚度要测量三次最后取平均值,所以需要画2行4列。表三的话要多画一些,数据还是不少的,地方不够可以另起一行接着画,最后我测得了14个数据,所以一般数据15列(加表头一共16列)比较保险。三个表具体怎么画在学长们的报告里都有,参考一下就可以了。其他的没什么可说,接下来进入实验吧。? ? ? ? (2)实验开始啦? ? ? ??? ? ? ? ? ? ? ? ? ?实验台,中间偏左的仪器即为YBF-2型导热系数测试仪。接下来是各个角度的图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面板(开启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面板(开启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测试仪上半部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仪器上半部分(后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仪器后部,左边的按钮是电源开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冰水混合物,温度在0?C左右,一个人拿一个?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铜盘及待测物? ? ? ? 首先打开仪器后部的电源开关,可以看到仪器面板上有示数,此时先检查一下第三个面板下半部分的黄字是否是50.0(如之前的图所示),然后检查一下面板上“控制方式”的那个开关是否为“自动”,最后检查一下风扇是否打开,若打开则可以听到风扇的声音,将其关闭,整个实验用不到风扇。? ? ? ? 使上、下铜盘与待测物紧密接触,待测物的半径与铜盘半径基本相同,所以要使其严密对齐,水平方向看去不要有明显的缝隙,若有缝隙则可以通过调节下铜盘下方的三个螺丝,使其严密接触。? ? ? ? 连线,面板左侧一共有两根线,每根线上伸出了两个接头? ? ? ??? ? ? ? 黑色接头伸入冰水混合物中,蓝色接头伸入上、下铜盘的小孔中:? ? ? ??? ? ? ??? ? ? ? 接好以后就准备读数了? ? ? ??? ? ? ? 线路接好后旋转上图中的旋钮,旋至I时显示的是上面的线两端的电势差,旋至II时显示的则是下面的线两端的电势差,所以一般来说I线接上铜盘,II线接下铜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旋至II时面板情况? ? ? ? 接下来就是计时和读数了。? ? ? ??? ? ? ? 中间的面板是一个计时器,“复位”将时间归零,“启停”键控制时间开始/暂停,注意要令计时器开始运行,旋钮要旋到最左边“断路”才可以,否则计时器不会运行,如果计时器损坏,用手机以及其他计时的东西一样可以。每3min记录一组数据(每3min旋转旋钮记录下上、下盘温度(即电势差),相差几秒也没有太大差别),直至有三组数据完全一样为止。? ? ? ? 这里有两点需要注意,一个就是开始计时的时机,由于整个加热至稳态的过程耗时并不短,如果刚一加热就开始计数的话很可能都记到超过30min了仍然没有达到稳态,这样表格中就没有地方记录新数据了,所以可以采取的方法是加热开始后等待至少10min再开始记录数据,根据我得到的结果以及学长的报告中的结果来看,一般上盘电势差在1.9X左右(或者1.8X也可以)时比较接近,可以开始记录数据了(我测得的是2.00,学长的报告中测得的也是2.00,同学的有1.9x的,还有1.7x的)总之开始记录的时机不要太早,否则会有些麻烦,而且我们真正需要的只是稳态时的数据,其中的变化不需要记录的特别

文档评论(0)

ddf55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