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阿Q正传(鲁迅)教学课件.ppt
阿Q正传鲁迅 关于《阿Q正传》 鲁迅的小说数量不多,但质量很高。它思想的深刻,技巧的精练,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罕见的。 《阿Q正传》是鲁迅小说中最著名的一篇,也是中国现代文学中最重要的杰作。它是鲁迅笔下最长的一篇(中篇)小说,写于1921年,最初分章发表于《晨报副刊》,后收入《呐喊》。 关于《阿Q正传》 阿Q,上无片瓦,下无寸土,孤苦伶仃地寄住在土谷祠里,只靠给人家打短工来维持生计。在他身上,最显著的特点是“精神胜利法”:自甘屈辱,自甘轻贱,而又自我解嘲,自我陶醉。 在塑造阿Q这个典型形象时,鲁迅先生非常讲究情节的张弛、明暗的详略:对主人公阿Q的活动是露,对其他陪衬人物则是藏;对阿Q在未庄的活动描写得繁,在城里的活动则轻描淡写。此外,鲁迅先生还特别工于讽刺手法和幽默语言。 第一章 序 1.在序言中交代了哪几个问题 通过小说的缘起、小说的名目表明立传的目的,交代阿Q的社会地位和生活环境。 2.阿Q的现状如何 未庄社会最底层: 六无—— 无姓 无名 无籍贯无行状 无家庭 无固定职业 5.作者在序言中罗列了8种“传”,并一一解说不符合小说名目,其用意何在?试解释这8种“传”。 列传:封建统治阶级和知识分子中一些著名人物的传记。 自传:记述自己经历的传记。 内传:分两种,一种是神仙的传记,另一种记载个人遗闻逸事。 外传:为正史所不载或正史外另外记载的。 别传:正史以外的传记。 家传:古代人物作传,列于家谱的叫家传。 小传:略记生平事迹的一种传记文。 本传:由封建王朝下令写在史书中的传记。 用 意:为了突出所写人物的低贱, 所用文体卑下。 第二章 优胜记略 1。阿Q既是如此卑贱之人,标题为什么用“优胜记略”? 隐含精神上的胜利,将小丑当英雄,具有讽刺意味。 2。本章主要记叙了阿Q的几件事?他又是怎么说,怎么想或怎么做的? (1)面对贫穷——我们先前阔 (2)面对阔人——我儿子会阔 (3)面对丑陋——你还不配 (4)面对欺侮——是儿子打老子 (5)面对辱骂——天下第一(自贱) (6)面对输钱——自打耳光,打的是别人 第三章 续优胜记略 1。本章记了阿Q的哪几件事? (1)败在王胡手下(生平第一件屈辱):“他肯坐下去,简直还是抬举他”,“这毛虫!”“君子动口不动手!” (2)挨了假洋鬼子“哭丧棒”(生平第二件屈辱):“秃儿。驴……”;赶紧抽紧筋骨,耸了肩膀等候着(挨打);“反而觉得轻松些……早已有些高兴了”。 (3)调戏小尼姑(为自己的屈辱报仇):“咳,呸!”“和尚动得,我动不得?”“哈哈哈!”阿Q十分得意地笑。 旁批部分问题探讨: P50-1: 表现阿Q不愿面对失败,总是找些借口来安慰自己,从而取得精神上的胜利。 P51-1: 表面看自相矛盾,赢钱倒成了不幸,这表明那是一个黑白颠倒的世界!“倒几乎失败”意味着阿Q这一次面临失败的真正考验,终于他的精神胜利法又一次神奇地发生了作用。连这样的失败都没有使阿Q的精神胜利法失效,可见他已经无可救药了。 P52-1: 他得意的是遭赵太爷的打而换来了人们对他的“尊敬”。这是一种多么可悲的结局。 P53: 说明阿Q总处于被打的地位,他被欺侮已是家常便饭。 P54-1: 表明他主动接受惩罚的奴性人格,变成了受虐狂。 P54-2: 表现他充满色情、极尽下流,尽显他欺软怕硬之态! P54-3: 这些看客都有着一颗肮脏的灵魂,他们因为没有亲自调戏或阿Q调戏尚不够而觉得不十分过瘾,所以少一分得意。这表明当时人们之间缺乏起码的同情心。 恋爱的悲剧 (1)以“胜利者的无聊和胜利者的悲哀”与阿Q的“永远得意”形成鲜明对比,尖锐地讽刺了阿Q的精神胜利法的登峰造极。 (2)作者将阿Q的“永远得意”归咎于“中国精神文明冠于全球”讽刺一些国粹家的说法,并深刻地揭示了阿Q的意识是受封建文化、封建思想毒害的结果。 (3)这种以杂文式的笔法(议论)进入小说创作,是鲁迅的一大创造。 (1)针对中国男人的议论:采用正话反说的手法,尖锐讽刺了男尊女卑的封建教条和把一切罪过归结于女人的无耻的假道学先生们。 地保,在小说中出现较少,主要在两个情节中出现,一是阿Q声称姓赵,地保领他到赵太爷那里去,过后受到地保一通教训,还要阿Q给酒钱;二是阿Q向吴妈求爱之后,地保出来处理此事,又骂了阿Q一通,向阿Q加倍索要酒钱,和赵太爷订立五条协议来迫害阿Q。从这两个情节看出,地保实际上是赵太爷的爪牙和帮凶。 吴妈,也是愚昧的奴隶,但她对奴隶的命运非常满足,对于吴妈来说,赵府是她的整个世界,所以她开口闭口只是赵府上的事。 她拼死维护自己的清白,就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奴隶地位。但她只是暂时做稳了奴隶,她的未来是掌握在主子受里的。终于赵家遭抢后,她也流浪到了城里,也成了一个麻木的看客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