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高考】2016届高考历史 专题十四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第32讲 中国的古典文学与京剧的产生和发展课后达标检测 人民版必修3.docVIP

【浙江新高考】2016届高考历史 专题十四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第32讲 中国的古典文学与京剧的产生和发展课后达标检测 人民版必修3.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浙江新高考】2016届高考历史 专题十四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第32讲 中国的古典文学与京剧的产生和发展课后达标检测 人民版必修3

专题十四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第32讲 中国的古典文学与京剧的产生和发展课后达标检测 人民版必修3 1. 2016·嘉兴调研 苏轼在文学和艺术领域都有着极高的造诣。下列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苏轼作诗善于借鉴和吸收民歌与神话故其诗雄奇豪放、瑰玮绚灿 苏轼打破诗与词的界限使词从“樽前”“月下”走向社会人生 苏轼以行书名世与黄庭坚、米芾、蔡襄 一说蔡京 并称为“北宋四大家” 苏轼“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诗句反映了传统文人画的特点” 解析:选A。由所学可知“吸收民歌与神话”“雄奇”“瑰玮绚灿”等信息均与楚辞有关 楚辞想象奇特文采华美风格绚丽具有浓郁的楚国地方特色和神话色彩 故A项符合题意。 2016·宁波模拟 我国著名文学研究专家徐朔方说:“小说成书时三教合一盛行到这样地步以至在宋、元、明士大夫中间难得找到一个不受对方影响的儒者、道人或居士。当时只有三教合一以道为主的道者或三教合一以佛为主的和尚或居士。”下列小说中最能反映“三教合一”这一 《西游记》 B.《水浒传》 《三国演义》 D.《儒林外史》 解析:选A。由所学可知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向道士学得七十二变等本领又拜入佛门做和尚在与唐僧相处中强调师道尊严等儒家思想原则最能反映“三教合一”故A项正确。 2016·浙江协作校联考 有学者认为:文学家用语体文 即白话文 撰作其实 《东周列国志》 B.《聊斋志异》 《封神演义》 D.《初刻拍案惊奇》 解析:选B。《东周列国志》是明末长篇历史白话小说故A项不符合题意;《聊斋志异》是清朝短篇文言小说集与材料“用语体文 即白话文 撰作”不符故B项正确;《封神演义》是明代长篇白话章回体小说故C项不符合题意;《初刻拍案惊奇》是明末短篇白话小说集以说书人的口吻叙事大量使用口语故D项不符合题意。 2016·衢州五校联考 请阅读下面精美的文字其所属的文学体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②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B.①②③④ 解析:选A。①为屈原《离骚》战国作品;②为唐朝诗人杜牧的《江南春》;③为元代散曲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④为宋代词人李清照的《声声慢》故朝代顺序为①②④③选择A项符合题意。 2016·杭州一模 境界又称意境是中国古典文学理论中的常用概念。下列诗词中体现了盛唐意境的应是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 B.“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尤看后庭花”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解析:选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出自盛唐诗人李白的《将进酒》李白的诗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是盛唐气象在文学上的体现故A项正确;“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出自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处于唐朝由盛转衰时期故B项错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尤看后庭花”出自李商隐的诗歌《泊秦淮》C、D两项错误。 2016·湖州一模 许倬云在《我者与他者》中提到:“历史其实是不公平的若除掉南方文化的成分中国文化系统将失去不少颜色。试想:中国文化没有了‘南方之强’即没有了 ▲ 中国的韵文诗赋将是如何?”据此判断 ▲ 应该填的是 诗经 B.楚辞 唐诗 D.宋词 解析:选B。从材料信息“若除掉南方文化的成分中国文化系统将失去不少颜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这对整个中国文化系统有不同寻常的意义特别是文学方面它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诗篇后世称此种文体为“楚辞体”、骚体而四大体裁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皆不同程度存在其身影故B项正确;A、C、D三项不能说是南方文化的代表故A、C、D三项错误。 2016·浙江嘉兴一中模拟 以话本小说为代表民间通俗文学在宋代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下列各项属于推动这一发展的因素是 城市经济的发展 ②思想界的活跃 印刷术的进步 ④文娱场所的增加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选 C。宋代理学压抑人民的思想不符合题意排除含②的选项故选C项。 2016·浙江抽测 清道光年间两种地方戏曲的艺人在北京演出二者以二黄、西皮唱腔为 徽戏、秦腔 B.昆曲、徽戏 昆曲、汉戏 D.徽戏、汉戏 解析:选D。京剧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故D项正确。 2016·衢州模拟 同学们发现古装影视剧中经常出现一些不符合史实的穿帮镜头。下列情景剧中属于穿帮镜头的 战国时期的秦国将军子岸说“纸是包不住火的” 汉惠帝刘盈带皇后嫣儿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anghua201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