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矿用救生舱研发现状与发展趋势 葛世荣 (2)国外救生舱的基本特点 基本功能:包括气密、隔热、防护、供氧、有害气体 去除、环境监测、通讯指示等,但具体指标不同 防护时间:24~48h,MASH规定96h,但认证尚在进行 舱体强度:抗爆、抗冲击多为0.1 MPa 电源:美国、澳洲倾向无源(非煤有源);南非用铅酸蓄电池 供氧:南非多用化学氧;美国、澳洲、加拿大多用压缩氧 空调:电力空调、蓄冰降温、液态CO2汽化、通风降温 舱内空气流动:具备促进舱内空气流动的相关措施 过渡仓结构:必要要求 中国矿大(无锡宝神)救生舱 陕西重生救生舱 青岛磐石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救生舱 济宁市同创工矿设备有限公司救生舱 三一重工救生舱 中平能化集团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救生舱 龙煤救援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救生舱 山东华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救生舱 (3)救生舱在井下的布置 (4)安标中心对救生舱的基本要求 有明确具体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包括适用的灾情、灾种、灾区及海拔高度、环境条件、井巷空间尺寸等,并在产品标准、使用说明书、产品的永久性安全使用须知中注明 具备安全防护、O2供给、有害气体处理、温湿度控制、通讯、照明及指示、生存保障等功能,保证在无外部支持条件下维持舱额定避险人员生存(即额定防护时间)96h以上 有足够的强度、防护能力、气密性和防止有毒有害气体侵入的能力;提供生存空间不低于每人0.8m3 配备灾变时期空气供给装置或设施,在额定防护时间内提供人均供风量不低于0.3m3/min,O2在18.5%~22.0%之间,并保证避难所内部始终处于正压状态,以防止有毒有害气体渗入。同时应具备接入矿井压风系统的接口 应具有内部空气循环系统,流量宜在20L/min以上 避难所应具备所内外环境参数检测仪器,至少应对舱内的CO、CO2、O2、CH4,舱外的CO、O2、CH4、CO2、温度等进行检测或监测 配备通讯设备并预留接口 配备在额定防护时间内额定人员生存所需要的食品和饮用水,食品配备不少于2000kJ/人·天,食用0.5L/人·天 有必要的照明,并有急救箱、工具箱、灭火器、人体排泄物收集处理装置等设施设备;救生舱外应有清晰、醒目的标示 应选用抗高温老化、无腐蚀性、无公害的环保材料。救生舱外体颜色在煤矿井下照明条件下应醒目,宜采用黄色或红色。同时,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荧光条码 3 中国矿大-无锡宝神救生舱 KJYF100/6 煤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 已完成设计研发 已通过安标中心指定的第三方机构检测 已通过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科技司组织的技术鉴定 即将获得安全标志证书 正在小批量生产中 (2)技术创新 1 圆柱形舱体结构,抗爆炸冲击能力强 2 模块化舱体设计,整舱由8个模块经法兰连接 3 根据人机工程理论,合理规划舱内功能区 4 舱门位置布有空气喷嘴,形成空气幕阻隔舱外有害气体; 5 过渡舱内设有气体喷淋装置,清洗乘员所携带的有害气体 6 舱内通过外接压风或自备气体供氧并保持正压 7 舱体采用三层结构(中间层为硅酸铝棉毡),隔热效果好 8 当井下电源被破坏后,依靠蓄冰制冷系统调节舱内温度 9 采用潜艇空气处理技术处理有害气体 (6)通过专家鉴定 4 矿用救生舱发展趋势 国外救生舱产品多数应用于金属矿山,煤矿用产品较少或不够成熟,且国外煤矿多为房柱式开采,与我国煤矿长臂式开采存在巨大差异。同时,由于井下环境、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原因,直接引进国外现有救生舱产品并不能很好的适应我国煤矿生产条件。因此,我国的救生舱研发工作必须针对本国煤矿的复杂生产条件,对国外技术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加大自主研发力度。 (2)需突破的关键技术 便于井下安装,且保证现场安装后各项性能达标 提高产品自动化水平,便于遇险矿工操作 保证产品启动快速、高可靠性,随时进入工作状态 实现进舱过程快速化,且无有害气体带入 低维护成本 高效融入煤矿井下救生体系 (3)建立高行业标准 救生舱是涉及煤矿遇险矿工生命安全的重要救生装备,其工作条件相当复杂,运行过程中不稳定因素多,必须采用高标准进行设计、生产及检验。相关部门对其技术指标必须进行详尽的规定,尽早形成产品的国家标准,并制定严格的产品安标申领制度,提高研发企业的准入门槛。 (4)加大核心研发企业培育 国外救生舱研发企业较少,技术力量集中;我国目前进行救生舱研发的企业多,但技术力量参差不齐。 救生舱属高科技产品,其研发企业需要很强的研发能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救生舱安装在井下,其启用时间未知,不稳定因素多,救生舱的日常维护要求高,为保证井下救生系统的安全运行,必须要求研发企业具有完善的售后产品维护能力。 谢谢大家! * 人员舱 蓄冰箱冷气循环装置 空气处理装置 环境监测传感器组 蓄电池 * 紧急出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年产2万吨特种石墨产能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pdf
- 认可准则(ISOIEC17025)测试卷及答案.docx
- 分布式光伏电站监控与运维方案.docx
- 《交互数字内容设计》课件(共十章——下).pptx VIP
- 《中华民族艺术精华》课件.pptx VIP
- 幼儿园大班绘本《跳舞吧,小雅》 优质课件.ppt VIP
- 2025浙江衢州市柯城区机关事业单位编外人员招聘76人笔试备考试题附答案详解.docx VIP
- 提高护士对抢救药品知晓率PDCA案例.pdf VIP
- 220kV盘龙城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接入系统报告.doc VIP
- 2025年知识竞赛-特钢知识竞赛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频考类试题)带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