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安徽马鞍山二中高二10月段测语文(带解析)资料解读.doc

2015-2016学年安徽马鞍山二中高二10月段测语文(带解析)资料解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2016学年安徽马鞍山二中高二10月段测语文(带解析) 1.下列加横线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祈祷(qí) 掇开(duō) 模样(mú) 气喘吁吁(xū) B.玷辱(diàn) 莞尔(wǎn) 憎恶(zèng) 怏怏不乐(yāng) C.洗漱(sù) 船舷(xuán) 雨霁(jì) 明眸善睐(lài) D.央浼(měi) 癖好(pì) 躯壳(ké) 悲天悯地(mǐn)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惦量 辩护 噩梦 通霄达旦 B.晦气 发泄 撮合 唉声叹气 C.精萃 骁勇 绊倒 心荒意乱 D.慷概 杂揉 枯躁 弥天大谎 3.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欣赏文字的朴实,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痛,实际上近于 。 (2)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行走, ,最终都必然会在山顶上相逢。 (3)多年前,集团首席执行官就感觉自己 ,在集团迅猛发展、国际市场不断拓展的今天,他的危机感丝毫未减。 A.南辕北辙 异曲同工 如临深渊 B.买椟还珠 殊途同归 如履薄冰 C.南辕北辙 殊途同归 如履薄冰 D.买椟还珠 异曲同工 如临深渊 4.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几位海外留学生的加入,使我们的技术力量大为增强,我们正可以因人成事,做一番大事业。 B.西南联大时期,广大师生生活十分艰苦,平日里,粗茶淡饭,钟鸣鼎食已是常态,大 鱼大肉已成奢望。 C.习近平在G20集团领导人第九次峰会上发表的讲话,不少学者认为,习主席讲话高瞻远瞩,开放包容,体现出大国领导的风范。 D.如今微博取代SNS成为了最火爆的社交平台,面对微博的火爆,有人仍然心存疑虑:微博会不会重蹈覆辙,成为像SNS那样的明日黄花呢?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被誉为互联网领域“达沃斯论坛”的“乌镇峰会”,全球网络界的许多领军人物悉数登场,这些互联网大腕的精彩演讲,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与会者。 B.一种观念只有被人们普遍接受、理解并转化为整个社会的群体意识,才能成为人们自觉遵守和奉行的准则。 C.周小平们在网络上的崛起凭借的其实是一股锐气,他们用这股锐气帮我们思考和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在互联网舆论面前,应保持什么样的处世态度最适宜。 D.2015年3月1日正式实施了《全民阅读促进办法》,是我国首部关于全民阅读的地方政府规章,普通人的阅读权益因此获得了法律保障。 6.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自贸区致力于营造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的营商环境,使更多金融、物流和IT等专业人才有机会不出国门,就能拿到远超同行水平的“国际工资”。 B.据报道,某市场被发现存在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伪造质检报告书的现象,管理部门将对此开展专项检查行动,进一步规范经营行为。 C.面对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国政府紧紧围绕刺激经济发展为中心,并将重点放在产品结构调整和民生工程上,使中国经济逐步复苏。 D.南极科学考察意义重大,是造福人类的崇高事业。中方愿意继续同澳方及国际社会一道,更好认识南极,保护南极,利用南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文化中有大量惹人喜爱的植物意象,如梅、兰、竹、菊、松、柳、荷、牡丹等等。它们常与某一“文化名人”绑定在一起,并被赋予了特定的文化内涵。如梅之于宋代林逋,竹之于东晋王子猷,菊之于陶渊明。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躬耕园田,饮酒赋诗,逍遥适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十字,让菊成了陶渊明专属的文化符号,唐人已将菊称为“陶菊”或“陶家菊”。因了陶渊明,菊也就有了高洁、清雅、坚贞、淡泊等象征意义。不过,需要看到的是,陶渊明之采菊,不是单单喜欢菊花的美丽,在这背后,存在一个深远而丰富的文化传统。 菊是中国的特产,《礼记·月令篇》就有记载:“季秋之月,菊有黄花。”菊于萧杀的秋末开花,这一特性易引起古人的垂青。显然,古人最先关注的,不是菊的审美特点,而是菊有什么用。对此,屈原已经给出了答案,他在《离骚》中说:“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可见,菊是可吃的。事实上,这也正是菊在六朝以前最主要的功用。 晋人葛洪《抱朴子内篇》记,南阳郦县山谷有一条小溪,谷中长满菊花,花落水中,加以时日,溪水变得异常甘甜,人称甘谷水。附近居民都饮甘谷之水,“食者无不老寿,高者百四五十岁,下者不失八九十,无夭年人,得此菊力也”。作过南阳太守的王畅、刘宽、袁隗等人,让郦县每月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