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流体力学B 第7章(第10次课)
7.1边界层概念 7.1.2 边界层内的流态 7.2 边界层动量微分方程 7.3 边界层动量积分方程 平板边界层动量积分方程的简化 解决问题: 速度分布关系式: 7.4.2 平板湍流边界层的计算 平板湍流与层流相比的特点: 7.4.3 平板混合边界层 7.7 边界层分离 7.8 物体在流体中运动的阻力 7.9 圆柱绕流边界层与阻力 7.2层流边界层微分方程 第七章 粘性流体绕物体的流动 §7.1 边界层概念 §7.2 层流边界层的微分方程 §7.3 边界层的动量微分方程 §7.4 平板边界层的计算 §7.5 边界层分离 §7.6 物体在流体中流动的阻力 边界层外边界 粘滞区 无粘性区 实际流体绕过物体流动时,由于流体粘性的影响在物体表面附近形成沿面的法线方向速度变化很快的薄层。 边界层: 边界层定义 绕流现象 (1)与物长相比边界层的厚度很小。 (4)各截面上的压强相等, (5)边界层内粘性力与惯性力具有相同量级, 说明: 规定达到主流速度99%处为边界层边缘。 边界层外边界不是流线。 即: , 边界层的特点: (2)边界层的厚度顺流增大, (3)层内速度梯度 很大。 即δ是x的函数。 等于同一截面上边界层外边界上的压强。 层内为粘性区,层外为理想流体势流区 。 转捩点: 临界雷诺数: 对平板流动: 当地雷诺数: 层流边界层 过渡边界层 湍流边界层 粘性底层 一般取: 用量级分析法简化方程得: (1). 流体沿平板作定常平面流动; 结论:边界层内压强p与y无关。 简化N-S方程: (2).边界层内为层流,忽略质量力 设: 通过比较方程各项数量级的相对大小,保留数量级较大的项,舍去数量级较小的项,实现方程的合理简化。 普朗特边界层方程组 (1). 粘性、不可压流体、二维定常流动,忽略质量力 。 (2). 取微元段边界层,控制体ABDCA,单位厚度。 列x方向动量方程: θ A B C D δ (3). dx无限小,BD,AC视为直线。 解决问题: 边界层内δ(x),υ(x,y),τw 质量力 +表面力 = ( ) 单位时间内 流出的动量 ( ) 单位时间内 流入的动量 - 边界层动量积分方程 讨论: (卡门动量积分方程) (1) 层流、湍流均适用。 (2) 方程是精确的,求解用近似方法。 一般已知 , 求: (3) 求解思路: 方程简化 补充两个方程: 速度关系式 切应力关系式 联立求解 粘性、不可压流体绕物体二维定常流动 (1) (2) (3) 壁面摩擦阻力 边界层外边界上: 层内粘滞区: 简化动量积分方程(层、湍): p =常数 (1) 层外势流区: 切应力分布关系式: (牛顿内摩擦定律) 7.4.1 平板层流边界层的计算 联立方程(1)(2)(3),解得: 平板面上摩擦力: 摩擦阻力系数 (速度分布设为4项) 代入(3)中得: 教材中: dx o x x 近似速度关系式: 近似切应力关系式: 联立方程(1)(4)(5),解得: 设湍流从平板前缘开始: 边条: 平板面上摩擦力: 摩擦阻力系数 (1)湍流边界层厚度δ增加得快。 (2)湍流速度分布曲线饱满,动能大。 (3)Re相同,湍流摩擦阻力FD 大。 ① 因为: 湍流: 层流: 湍流: 层流: 使边界层保持层流有利于减小摩擦阻力。 (2)湍流段看成是从板前缘开始的湍流边界层的一部分。。 两个假设: (1) 层流变成湍流在转捩点xcr处瞬时完成; m—混合边界层, 摩擦力: 角标: t—湍流 l —层流, 注意本书中: 为混合边界层。 为湍流边界层。 其中: 将 代入得: 分离点S的速度特征: ① ② s点边界层内,速度分布有拐点。 定义 实际流体流过弯曲壁面时,边界层脱离壁面并产生漩涡的现象。 (二阶导数变号)。 0 0 分离: 摩擦阻力: 粘性切应力产生。 压差阻力: 边界层分离引起。 减小压差阻力的方法: (1).改善物体形面。 (2).改善边界层性质。 阻力计算: (例:流线型设计) (层流→湍流) A—迎风面积; 球: CD—阻力系数; (压差阻力+摩擦阻力) 物体阻力: 高尔夫球 演示 圆柱绕流 圆柱绕流时流态、分离点、阻力与雷诺数的关系。 讨论: 上下、前后对称, 只有摩擦阻力 出现对称涡区, 压阻、摩阻同样重要 对称涡区摆动, 压阻、摩阻同样重要 卡门涡街 尾流为层流 尾流为过渡 以压阻阻力为主。 圆柱绕流的模拟: 分离点前移,可前移到迎流面,边界层内为层流。尾流为湍流态,总阻力较大。 分离点后移到背流面,边界层内为湍流。总阻力较小。 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3G409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conv.docx VIP
- WIP.010-SIE EBS标准化操作手册- 按订单装配 (ATO) 制造.pdf VIP
- 2025入团考试100题题库(含答案).pdf VIP
- SG111-1~2:建筑结构加固施工图设计表示方法建筑结构加固施工图设计深度图样(2008合订本).docx VIP
- 最新水利工程维护养护定额标准.docx VIP
- IQ-FMECA软件操作手册—功能与使用.pdf VIP
- WIP.006-SIE EBS标准化操作手册-资源事务处理.pdf VIP
- WIP.009-SIE EBS标准化操作手册-离散任务状态.pdf VIP
- 消防维保质量保证体系.docx VIP
- 2024年四川成都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