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绪论+第一章.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绪论第一章

二、噬菌体的溶原性(lysogeny) 1.噬菌体有毒(烈)性噬菌体:侵入宿主细胞后,随即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 2. 温和噬菌体:侵入宿主细胞后,其核酸附着并整合在宿主染色体上,和宿主的核酸同步复制,宿主细胞不裂解而继续生长,不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 溶原细胞:含有温和噬菌体核酸的宿主细胞。溶原性(lysogeny),是遗传特性,原噬菌体随宿主细胞分裂传给子代细胞,子代细胞也成为溶原细胞。 原噬菌体:在溶原细胞内的温和噬菌体核酸。在溶原性细菌内的原噬菌体没有感染力,它脱离溶原性细菌的染色体后可恢复复制能力,并引起宿主细菌裂解而释放出成熟的毒性噬菌体,这是溶原性发生变异所致。 细菌受噬菌体感染后的两种反应 A.裂解反应 B.溶原性反应 二、噬菌体的溶原性(lysogeny) 3.溶原性噬菌体的命名 在敏感菌株的名称后面加一个括号,在括号内写上溶原性噬菌体λ。 大肠杆菌溶原性噬菌体的全称为 Escherichia coli K12(λ) Escherichia 是大肠杆菌的属名, coli 是大肠杆菌的种名, K12是大肠杆菌的株名,括号内的λ代表溶原性噬菌体。 第四节 病毒的测定与培养 一、病毒的测定 (一)病毒颗粒计数法 用电子显微镜直接计数。用于已知形态病毒的浓缩样品的计数。 测定方法:将病毒样品与已知浓度的乳胶小颗粒均匀混合,然后将混合液均匀喷洒在已包被的样品方格网上,分别计乳胶颗粒和病毒颗粒数目。病毒的浓度可由样品中两种颗粒的比例和乳胶颗粒浓度计算得出。 (二)间接计数法 血细胞凝集试验(hemagglutination assay)计数 测定方法:分别将红细胞与一系列10倍稀释的病毒样品混合,再观察结果。以能引起血细胞凝集的最高稀释倍数(或稀释倍数的倒数)为病毒的效价。 (三)病毒感染效价测定法 病毒感染效价测定法与病毒培养方法基本相同。 二、病毒的培养特征 病 毒 透明的裂解液 噬 菌 斑 液体培养基 固体培养基 三、病毒的培养基 病毒的培养基应具备的条件: ① 必须是活的敏感宿主或是活的敏感组织细胞; ② 能提供病毒附着的受体; ③ 敏感细胞内没有破坏特异性病毒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病毒进入细胞就可生长繁殖。 脊椎动物病毒 培养基 植物病毒的 培养基 噬菌体的 培养基 培养基分类 四、病毒的培养 动物细胞 胰蛋白处理 细胞悬液 单细胞层 将收集的病毒接种于培养基 加入软琼脂或者羧甲基纤维 计算病毒空斑单位 微生物多样性——病毒回顾 病毒的特点与分类? 病毒的化学组成与功能? 什么是毒性噬菌体和温和噬菌体? 什么是溶原现象? 病毒在液体和固体培养基上的特征? 如何进行病毒的培养? * 诚实的胜利--非典病原体确认为冠状病毒始末 二三月份,广东医学界查找病原体的过程中,尽管遭遇过如此的曲折、艰难,但他们依然尊重科学,实事求是。   本报记者廖怀凌   现在全世界都知道非典的病原体是冠状病毒了,记者在这里追溯二三月份广东医学界查找病原体的过程中遭遇过的曲折和艰辛,也许会有人并不乐意。但这是无法改变的历史原貌。   记者也希望人们不要带着太多情绪回顾这段历史,因为这些日子非常不容易:不管有没有找到病原体,广东的诊治标准证实是正确的,正因此,广东创造了全球最低的非典死亡率—3.5%,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5月7日公布的14~15%的全球平均数,也低于香港的20%和加拿大的10%。   草率的宣布   广东查找病原体的工作,很早就开始了。   2月11日下午,记者到省卫生厅参加第一次新闻发布会。当时香港有媒体以“夺命炭疽肺炎”、“鼠疫疑云”、“禽流感”等恐慌性字眼报道广东发生的这起疫情,卫生厅厅长黄庆道在记者见面会上宣布,经省疾控中心和国家疾控中心实验室检验,导致该病发生的病原体已经排除炭疽、鼠疫、禽流感。   那天下午,王智琼副厅长向记者透露,对41份病人的血样检测发现其中10份有腺病毒抗体,但尚未分离出任何病毒。她解释,腺病毒是呼吸道感染的一种常见病毒,腺病毒抗体阳性只显示病人曾感染过腺病毒,至于是否本次非典型肺炎的发病原因,还要扩大检测范围,并取病人发病期和康复期双份血样进行抗体滴度的对比才有诊断意义。   那天新闻发布会上,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作为专家组的组长对这次疫情的病因、诊断、治病与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讨论分析,指出该病属“非典型肺炎”,病因不明,但从临床迹象来综合考虑,病毒性感染可能性较大。钟南山强调,没有找到病原体不等于这种疾病没得治,因为引起肺炎的病原体很多,很多病人治好了也不知道到底是被什么感染的。   记者和很多记者一样,非常关心病原体结论。2月18日下午4点,记者突然接到消息,称国家疾

文档评论(0)

ddf55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