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现当代文学第二十九章章第二节:王蒙刘心武陆文夫高晓声
王蒙主要作品: 优秀短篇小说奖:《最宝贵的》《悠悠寸草心》《春之声》 优秀中篇小说奖:《蝴蝶》《相见时难》 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这边风景》《暗杀―3322》《恋爱的季节》《失态的季节》《踌躇的季节》(季节系列) 诗集:《旋转的秋千》 散文集、报告文学集,译著和文艺评论,古典文学研究著作(《红楼梦启示录》)。 《布礼》 《冬小麦之歌》 野菊花谢了 我们生长起来 冰雪覆盖着大地 我们孕育着春天 《布礼》特色 (1)“它并不是描绘苦难的过程”,而在于表现共产党员心灵铸造的历史过程,同时毫无粉饰地展示了我国党历史上不光彩的荒谬的左倾现象,深刻地反思历史以给今人启迪。 (2)在艺术上,它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较早地采用时序颠倒空间跳跃的意识流手法,打破时空顺序,依据的是人物心灵的流动。 (3)人物塑造上,它坚持传统现实主义手法,着力刻划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4)另外采用大量内心独白式的心态描写以表现作者哲理性的思索,比如文中多次写到与“灰影”对话。 《活动变人形》 文化主题 性格主题 社会主题 《活动变人形》的三大主题 文化主题:毕露无遗地剖析了本民族在传统文化的笼罩下的极端低劣的生存质量,抨击了这种文化扭曲人性、压抑民族生命力和创造性的严重罪恶。 性格主题 :人物的资质、禀性等因素决定着他的行动走向,主要是体现在现实情境中的不同选择,因而呈现出不同的生命姿态,获得不同的人生结局。 社会主题 :倪吾诚的儿子,也是倪家旧故事的目击者倪藻,在意识到他父亲倪吾诚的敏于言行而讷于行动的毛病后,着意选择了另一种生活道路,跟父辈的精神抉择形成了对照,并事实上对后者做了无言的否定。 刘心武 问题小说:《班主任》 《爱情的位置》《醒来吧,弟弟》 《班主任》:初三(2)班主任:张俊石 团支书:谢惠敏 “小流氓”:宋宝琦 “救救孩子” “写《班主任》时,……我凭着一种真挚的责任心,一股遏制不住的激情,提笔勾勒着我所熟悉的人物,呼唤人们警觉起来,救救被“四人帮”坑害了的孩子。” 《钟鼓楼》艺术上的独创性 首先,在结构上,它没有过多的追求曲折复杂的情节,没有安排单一的、明显的线索。作者将众多的人物置于一个共同的时空当中,人物间的关系和心理活动在这特定的空间里展开,但“合起来又是一个严密的整体”。 其次,小说没有“主人公”,它塑造的40多个不同性格的人物全是些平常得似乎到处可见的生活在你周围的人。但每一个人物的心态变化又可以代表了社会上这一类人,因而得以展示众多的不同心态的社会群落,具有一种宏阔的历史感。 第三,作品中关于北京80年代都市风情的描写以及有关掌故的介绍,体现出作者独特的美学追求。作者试图以特定的历史人文景观,凸现几代人的生活方式。不但加深了小说的历史感,也将给后人留下宝贵的材料。 刘心武90年代的纪实小说: 《5、19长镜头》 《公共汽车咏叹调》 《王府井万花筒》 《私人照像簿》 刘心武《老舍之死》 剧中的7个人物: 善良的萨满神婆(女中音), 老舍(男高音) 少妇时期的老舍之母(女高音), 骆驼祥子(男中音) 月牙儿(女高音), 具有象征意义的“黑脚印”和“大字报怪兽”(均为男低音)。 陆文夫 “我对他印象最深的是他的那双眼睛,是他锐利的目光,每时每刻,那双眼睛总是炯炯有神,那样的眼光直透你内心,是真正的作家的眼睛。” ----毕飞宇 “陆文夫是一个从内到外都十分端正的人,从他的走路姿势,从他的举止眼神,都能感受到这一点… …他有清淡如茶的一面,也有沉郁似酒的一面。” ---范小青 陆文夫的主要作品 《小巷深处》 《小贩世家》 《美食家》 《井》 首先得声明,我决不一般地反对吃喝;如果我自幼便反对吃喝的话,那末,我呱呱坠地之时,也就是一命呜呼之日了,反不得的。可是我们的民族传统是讲究勤劳朴实,生活节俭,好吃历来就遭到反对。母亲对孩子从小便进行“反好吃”的教育,虽然那教育总是以责骂的形式出现:“好吃鬼,没有出息!”好吃成鬼,而且是没有出息的。孩子羞孩子的时候,总是用手指刮着自己的脸皮:“不要脸,馋痨坯;馋痨坯,不要脸!”因此怕羞的姑娘从来不敢在马路上啃大饼油条;戏台上的小姐饮酒时总是用水袖遮起来的。我从小便接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