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设通信题
* PON相对于MSTP和光端机的AON,消除了有源设备,节省光纤资源,提高利用率,降低了管理维护成本。 PON技术是FTTx最有效的网络解决方案,适合未来长远发展的主流光接入技术 。 目前按的主流的PON技术包括APON、EPON和GPON 电设宣讲会: 系统为王的通信题 通信系统 硬件系统 软件系统 关于电设 目录 通信系统 噪声源 信宿 发端设备 收端设备 信源 信道 通信系统按工作方式分,可分为单工(Simplex)、半双工(Half-duplex)和全双工(Duplex)。这三种方式的例子如单向广播、步话机、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等。 通信系统 模拟通信系统模型 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单工无线呼叫系统 单工无线呼叫系统(D题) 一、任务 设计并制作一个单工无线呼叫系统,实现主站至从站间的单工语音及数据传输业务。 二、要求 1、基本要求 (1)设计并制作一个主站,传送一路语音信号,其发射频率在30MHz~40MHz之间自行选择,发射 峰值功率不大于20mW,射频信号带宽及调制方式自定,主站传送信号的输入采用话筒和线路输入两种方式; (2)设计并制作一个从站,其接收频率与主站相对应,从站必须采用电池组供电,用耳机收听语 音信号; (3)当传送信号300Hz~3400Hz的正弦波时,去掉收、发天线,用一个功率衰减20dB左右的衰 减器连接主、从站天线端子,通过示波器观察从站耳机两端的接收波形,波形应无明显失真;(4)主、从站室内通信距离不小于5米,题目中的通信距离是指主、从站两设备(含天线)间的最 近距离; (5)主、从站收发天线采用拉杆天线或导线,长度小于等于1米。 2、发挥部分 (1)从站数量扩展至8个(实际制作1个从站),构成一点对多点的单工无线呼叫系统。要求从站 号码可任意改变,主站具有拨号选呼和群呼功能; (2)增加英文短信的数据传输业务,实现主站英文短信的输入发送和从站英文短信的接收显示功 能; (3)当发射峰值功率不大于20mW时,尽可能地加大主、从站间的通信距离。 (4)其他。 单工无线呼叫系统 发射部分组成框图 单工无线呼叫系统 锁相环的制作 单工无线呼叫系统 接收部分组成框图 超外差接收机双变频体系结构 软件部分 编码芯片PT2262 发出的编码信号由地址码、数据码以及同步码组成一个完整的码字。PT2262的电路原理图如图所示。 语音信号和数据信号的选通分别受三极管Q1和Q2 控制,来自单片机的控制信号给三极管加高电平时,相应通道的信号将通过电阻短路到地;单片机控制端输出为高阻态时,三极管基极相当于开路。 单工无线呼叫系统 单工无线呼叫系统 软件部分 红外光通信装置 * 设计任务:设计并制作一个无线环境监测模拟装置,实现对周边温度和光照信息的探测。该装置由1个监测终端和不多于255个探测节点组成(实际制作2个)。监测终端和探测节点均含一套无线收发电路,要求具有无线传输数据功能,收发共用一个天线。 无线环境监测模拟装置 * 基本要求 1、制作2个探测节点。探测节点有编号预置功能,码预置范围。探测节点能够探测其环境温度和光照信息。温度测量范围为0℃~100℃,绝对误差小于2℃;光照信息仅要求测量光的有无。探测节点采用两节1.5V干电池串联,单电源供电。(编码开关,光敏电阻,温度测量) 2、制作1个监测终端,用外接单电源供电。探测节点分布示意图如图1所示。监测终端可以分别与各探测节点直接通信,并能显示当前能够通信的探测节点编号及其探测到的环境温度和光照信息。(显示节点环境信息) 3、无线环境监测模拟装置的探测时延不大于5s,监测终端天线与 探测节点天线的距离D不小于10cm。在0~10cm距离内,各探测节 点与监测终端应能正常通信。(10cm通讯) 无线环境监测模拟装置 * 发挥部分: 1、每个探测节点增加信息的转发功能,节点转发功能示意图如图2所示。即探测节点B的探测信息,能自动通过探测节点A转发,以增加监测终端与节点B之间的探测距离D+D1。该转发功能应自动识别完成,无需手动设置,且探测节点A、B可以互换位置。 2、在监测终端电源供给功率≤1W,无线环境监测模拟装置探测时延不大于5s的条件下,使探测距离D+D1达到50cm。 3、尽量降低各探测节点的功耗,以延长干电池的供电时间。 各探测节点应预留干电池供电电流的测试端子。 无线环境监测模拟装置 * 系统整体框图 节点和终端基本相同 终端 显示 节点中继通信 终端发出请求后 节点信息发送给终端 无线环境监测模拟装置 * 通信协议的设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质子治疗与护理.pptx
- 李清照《声声慢》完整教学课件.ppt VIP
- DL-T5210-2021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最新表格.docx
- 在线网课学习课堂《雷达原理》单元测试考核答案.docx VIP
-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完整.pdf VIP
- 服装行业智能化产业生态构建策略研究:2025年现状与未来五到十年展望.docx
- SCIP准备和提交教程.pdf VIP
- 在线网课学习课堂《雷达原理与系统(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单元测试考核答案.docx VIP
- 城市轨道交通调度指挥:列车运行计划及列车运行图PPT教学课件.pptx
- 社会影响力投资手册.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