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近百年来中国(传)文化研究著作推荐阅读》
近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著作
推荐阅读
——“阅读传统经典”系列话题之一
(西元2008年4月)
观子史,尊孔孟,味易老,友庄禅,美风骚。
一、推荐阅读之依据
在我看来,中国传统文化最可观者,也是最富价值的东西,一是伦理精神,二是艺术精神。诚如北大楼宇烈先生所说:“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伦理精神与艺术精神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修养和艺术修养是人生修养的两个不可或缺的方面,而道德修养和艺术修养的程度如何,也就被视作一个人文化素质高下的体现。”
除了传承和弘扬伦理精神及艺术精神外,还应该养成对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敬意和信心。这三个方面,就构成我今天推荐阅读的主要依据。
(一)传承和弘扬传统伦理精神
这部分我要说的是:
第一,传统伦理精神在我们今天社会还有留存多少我们今天的文化建设还需要这些精神么?第二,传统伦理精神纠竟有多少真正融进了我们的人生修养实践之中呢?
文化主体意识:是指一个民族要自觉地以自己所独有的民族文化为根本,不断地省察和传承,并发扬光大,使其永远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首先,传统伦理精神正在失落。
近代以来的失落。
文革期间的失落。
改革开放以来的失落。
其次,我们需要重建这种伦理精神,特别是力行这种伦理精神。
我曾课堂上给学生提出过五点要求——学习传统语文,阅读传统经典,力行传统道德,弘扬传统精神,复兴传统文化。
我想,它也适合于一般知识青年吧。
《论语学而》说:夫子温良恭俭让。
儒家在修养论上强调“知行合一”。
王阳明说:不行不足以为知。
《易传》说:修辞立其诚。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引金岳霖先生语:中国哲学家“他的哲学需要他生活于其中,遵守他的哲学信念而生活,这是他哲学的组成部分。他要做的事就是修养自己……因此在认识上他永远摸索着,在实践上他永远行动着……对于他,哲学从来就不只是为人类认识摆设的观念模式,而是内在于他的行动的箴言体系。在极端的情况下,他的哲学简直可以说是他的传记。”
(二)传承和弘扬传统艺术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主要是通过传统的礼乐教化而养成,这种礼乐教化一方面讲的是礼仪,是一种伦理教育,体现出一种伦理精神;另一方面是乐,是一种艺术教育,体现出一种艺术精神。(这个“乐”的概念是广义的。)
有学者说:中国文化是艺术的文化。
《论语泰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荀子说:音乐“入人也深,化人也速。”
艺术精神既体现于各种艺术实践活动之中,也渗透于社会人生的各个领域。中国文化的艺术精神更主要地体现为一种对社会、人生意义及价值的理解和判断;对社会、人生生活态度和方式的思考;对理想社会、完善人格的追求等等。
陶渊明: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无弦琴,陶琴)
苏东坡酒趣。
《世说新语》:酒正使人人自远。
欧阳修: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武侠下酒;焚香作书;雨夜卧读。)
(榻上读南华,兼秋夜细雨打蓬窗,最为佳妙;灯下写墨竹,有美人纤指弄琴弦,真是良辰。)
(三)养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敬意和信心
无科技不足以强国,无文化则足以灭种。
只有保持一种清醒的文化主体意识,维护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才能使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立于不败之地。——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心。
勇毅力行,自强不息,以德报德,以直报怨。
钱穆先生《国史大纲》指出:要有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二、推荐阅读之书目
推荐阅读之读者对象: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非文史专业人士,特别是社会知识青年和大学在读的本、专科学生。非文史专业在读硕士生、博士生也可以参考参考。
推荐阅读之宗旨:不在学术、不在研究,而在学习、在修养、在安生立命。
推荐阅读之标准:第一,知识含量丰富;第二,观点鲜明;第三,语言平易近人,雅俗共赏。
因此,有些在学术领域享有盛誉的名著,今天也只能忍痛割爱了,它们主要是指:专业化程度太高,内容艰深的著作;语言较晦涩,不通俗的著作;部头太过庞大的著作;可能与我今天推荐阅读主旨不符的著作。
另外,原则上多推荐近年出版的新著,以利于读者易购求,易接受。
特别强调:以“阅读传统经典”为主。如《周易》、《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坛经》等等。
(一)中国历史著作2种,附2种
1、钱穆著:《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94年6月。
2、樊树志著:《国史概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第三版。
附2种:①黄仁宇著:《万历十五年》, 中华书局,1982年。 (后来有多种版本)
②(美)伊佩霞著:《剑桥插图中国史》,赵世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