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章 多细胞动物的早期胚胎发育与起源 一.多细胞动物起源于单细胞动物的证据; 二.多细胞动物的早期胚胎发育; 三.生物发生率; 四.多细胞动物的起源; 原生动物(Protozoa): 单细胞动物,仅仅是一个细胞内的分化。 后生动物(Metazoa): 包括除原生动物以外的绝大多数的多细胞动物。 中生动物( Mesozoa): 原生动物与后生动物之间的一个小类群,约50种,寄生在海洋无脊椎动物的体内,结构简单,生活史复杂。 一. 多细胞动物起源于单细胞动物的证据 (一)古生物学方面(Paleontology) 古生物学:研究地质历史时期生物的发生、发展、分类、演化、分布等规律的科学。 研究对象是化石(fossils)。 化石的形成: 古生物体的全部或部分 生物的遗物(恐龙蛋)、遗迹(粪便、足印等)形成。 卵裂的形式: 完全卵裂:卵子分裂为完全分离的单个细胞。 等裂:卵黄分布均匀,分裂球大小相等,如海胆、文昌鱼; 不等裂:卵黄分布不均匀,分裂球大小不等,如海绵动物、蛙类等。 不完全卵裂:多见于多黄卵,卵黄多,细胞分裂受阻,卵裂只在不含卵黄的部位进行。 盘裂:分裂局限于胚盘处,如乌贼、鸡卵; 表面卵裂:分裂只限于卵的表面者,如昆虫卵。 3. 囊胚的形成(blastulation) 囊胚(blastula):卵裂的后期,分裂球排列在一个中空的球形表面; 囊胚的大小仍然与受精卵时相似,分为囊胚层和囊胚腔。 根据胚胎发育中胚孔的形成发展,将3胚层多细胞动物分为: 原口动物(Protostomia):胚胎发育中的胚孔成为后来成体的口,如扁形动物、纽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 后口动物(Deuterostomia):胚胎发育中的胚孔成为成体的肛门(或者封闭),成体的口是在胚孔相当距离之外重新形成的,如棘皮动物、半索动物、所有的脊索动物。 6. 胚层分化 内胚层最为简单,中胚层最为复杂,而外胚层则最为特异。 内胚层:变化大部分涉及膜的外凸和内凹,分化为消化管的大部分上皮,肝、胰、呼吸器官,排泄器官和生殖器官的一部分; 中胚层:中胚层变化最大,形成的器官也最多;分化为肌肉,结缔组织、生殖和排泄器官的大部分; 外胚层:细胞分是多种多的,分化为皮肤上皮,包括皮肤腺和其他皮肤衍生物, 神经组织、感觉器官和消化管的两端 德国学者海克尔(Haeckel, E. 1866) 生物发生律(law of biogenesis),或称重演律(law of recapitulation): 生物发展史可分为两个相互密切联系的部分,即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即个体的发育历史和由同一起源所产生生物群的发展历史。 个体发育史是系统发育史的简单而迅速的重演。 即生物在个体发育过程中,按顺序重演其祖先的主要发育阶段。 四. 多细胞动物起源学说 多细胞动物起源于哪里? 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途径演变为多细胞动物? 原始的多细胞动物祖先是什么样子?如何生活? (一)群体学说(colonial theory) 1. 观点:认为后生动物来源于群体鞭毛虫。 2. 分歧:具体的演变途径有不同的观点。 海克尔的原肠虫说: 多细胞动物祖先是由类似团藻的球形群体通过内陷法形成。 与原肠胚很相似,有两胚层和原口,称为原肠虫。 全身具纤毛,原口摄食,原肠腔消化,肠壁吸收。 梅契尼柯夫的吞噬虫学说 内陷法并不多见,主要是通过内移法形成原肠胚。 细胞通过吞噬作用摄取食物后一起移入群体内部,移入的细胞形成内胚层,故将其称之为吞噬虫。 无肠腔、原口,靠细胞吞噬作用不断移入移出,行细胞内消化。 3. 上述学说不能解释的问题 现存鞭毛虫具纤维素构成的细胞壁,细胞壁如何丧失? 群体鞭毛虫具叶绿体,叶绿体何去何从? 有性生殖时,合子减数分裂,即进行始端减数分裂,而其它多细胞动物进行终端减数分裂。 (二)合胞体学说(syncytial theory) 1. 观点: 多细胞动物来源于多核纤毛虫的原始类群, 祖先是合胞体结构,核与核之间出现细胞膜。 后生动物的祖先是两侧对称,与无肠目的扁形动物类似,无肠,口进去后即为合胞体的咽。 2. 有关该学说的疑问 如果该学说成立,扁形动物应为原始多细胞动物,那么腔肠动物如何进化? 合胞体是胚胎后期出现的,与生物发生率相矛盾。 纤毛不普遍,鞭毛普遍(普遍即原始原则)。 本章小结 原生动物、后生动物、中生动物的概念; 多细胞动物起源于单细胞动物的证据; 多细胞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的过程; 生物发生率; 多细胞动物起源学说的具体内容; 群体学说; 合胞体学说。 思考题 名词解释:完全卵裂、不完全卵裂、螺旋卵裂、辐射卵裂。 中生动物的概念及其在演化上的意义? 理解掌握多细胞动物胚胎发育的共同特征,尤其是卵裂和原肠胚形成的具体方式? 掌握中胚层的形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食材配送服务质量保证措施.pdf VIP
- 2025高考全国二卷语文真题试卷+解析及答案.docx VIP
- 气瓶充装安全风险管控清单.docx
- 人教版小学数学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docx VIP
- 2025年广东兴业银行广州分行社会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反洗钱法及受益所有人信息管理办法知识测试试卷.docx
- 货币金融学(第十二版)PPT课件(全).pptx VIP
- 2025年浙江省农村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年职业技能大赛(电工赛项)理论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docx VIP
- 2025年大学英语四级词汇(乱序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