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系.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5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太阳或白炽灯发出的光是混合光,经三棱镜分光后,由于棱镜对不同波长的光的折射率不同,具有分光作用,可分出红、橙、黄、绿、青、蓝、紫等各种不同波长的光。用照相的方法记录下来各光线的位置,叫光谱。具有各种不同波长的光谱叫连续光谱。夏季阵雨后出现的彩虹就是连续光谱。 Hα Hβ Hγ Hδ 把氢气装入一只放电管,通过高压电流,氢原子被激发,发出光线,经分光后得到氢原子光谱。氢原子的原子光谱在可见光区(400-760 nm) ,的光谱有H?、H?、H?、H?和H?等5条主要谱线。 氢原子光谱 1927年,Davissson和Germer应用Ni晶体进行电子衍射实验,证实电子具有波动性。 质量为 m ,运动速度为υ的粒子,相应的波长为: λ=h/mv=h/p, h=6.626×10-34J·s,Plank常量。 实验发现,当一束电子流以一定速度通过晶体粉末(晶体起光栅的作用)时,在照相底片上出现的不是一个点,而是一系列因电子衍射所产生的明暗交替的同心圆。 物质波是一种几率波,在电子衍射时,一个或若干个电子,它们不能形成衍射条纹,这表明电子具有粒子性。就一个电子的行为来说,不能确定它究竟要落在那一点,但重复多次相同的实验就能显示出条纹,用较强的电子流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得到电子衍射照片(明暗相间的环纹),但用较弱的电子流只要时间足够长也可以得到同样的相片。电子衍射环纹是大量电子衍射或单个电子的亿万次行为的结果。从衍射条纹来说,衍射强度大的地方表示电子出现的次数多,即电子出现的几率大;衍射强度小的地方表示电子出现的次数小,即电子出现的几率小。所以,电子的波动性是电子无数次行为的统计结果。统计的解释认为在空间任一点物质波的强度与微粒出现的几率密度(单位体积中出现的机会)成正比,因此,物质波是具有统计性规律的几率波。 德布罗意波(物质波)的意义 主族元素 元素的原子半径变化趋势 电负性( )变化 北京大学教授徐广宪先生,总结了鲍林(Paulling)能级图的规律,提出了一个便于记忆能级顺序的经验式: (n+ 0.7l)大的原子轨道能级高。 (n + 0.7l)整数部分相同的原子轨道为同一能级组。 例如:3d轨道和4s轨道 3d轨道: (n + 0.7l)= 3 +0.7× 2 =4.4 4s轨道: (n + 0.7l)= 4 +0 =4 所以 E3d E4s,3d和4s属同一能级组。 又如:6s、4f、5d轨道: 4f轨道: (n + 0.7l)=4 + 0.7×3=6.1 5d轨道: (n + 0.7l)=5 + 0.7×2 = 6.4 6s轨道: (n + 0.7l)= 6 + 0 = 6 所以:E5dE4fE6s,4f、5d、6s属同一能级组 1803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 不能再分,在化学反应中保持性质不变等等。他第一次从物 质结构的微观角度来揭示宏观化学现象的本质。 而且他还引入了原子量的概念,为元素周期律的发现打下了基础。 所以道尔顿被誉为是“近代化学之父”。 卢瑟福提出原子的行星结构模型,他是汤姆逊的6位获诺贝尔奖学生之一,而他本人又指导过1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 * 原子 能级排列序列 光谱实验序列 Cr Mo Cu Ag Au [Ar] 3 d 4 4 s 2 [Kr] 4 d 4 5 s 2 [Ar] 3 d 9 4 s 2 [Kr] 4 d 9 5 s 2 [Xe] 4 f 14 5 d 9 6 s 2 [Ar] 3 d 5 4 s 1 [Kr] 4 d 5 5 s 1 [Ar] 3 d 10 4 s 1 [Kr] 4 d 10 5 s 1 [Xe] 4 f 14 5 d 10 6 s 1 ◆ 记住一些重要的例外, 它们与亚层半满状态和亚层全 满状态的相对稳定性有关。 ◆ 根据鲍林图中给出的能级顺序,运用核外电子排布三 原则写出基态原子的电子组态。 ◆ 电子的填充按轨道能级顺序由低到高填入:如6s ? 4f ? 5d ? 6p,不过书写轨道顺序时按主量子数由小到大排列。 ◆ 当原子序数较大时,为了书写方便,常把内层电子分布用相应 的稀有气体元素代替,叫做“原子实”

文档评论(0)

ccx55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