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_城市环境与生态因子 2014
第一章 城市环境与生态因子
1、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环境的基本定义及其尺度范围,了解城市环境的组成特征,了解城市环境所面临的几方面问题,对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有大体了解,认识生态因子作用的几个基本原理。
2、基本要求:掌握环境的基本定义及其尺度范围,了解城市环境所面临的几方面问题,对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有大体了解,认识生态因子作用的几个基本原理。
3、教学重点和难点:生态因子作用的几个基本原理
第一章 城市环境与生态因子
教学内容:
(1)城市环境(2)生态因子作用分析
教学提示
一、环境(次重点)和城市环境(重点)
识记:环境,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环境的尺度范围,城市环境的组成,城市环境污染的表现。
理解:城市环境的特征。
二、生态因子作用分析(一般)
识记:生态因子的分类。
理解: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限制因子定律,最小因子定律,耐受性定律。
第一节 城市环境
环境的概念、尺度与类型
城市环境(重点)
一、环境的概念、尺度与类型
1. 环境的概念
(1)环境(Environment): 主体以外、围绕主体,构成主体生存条件的各种要素的总和,包括自然的、社会的要素。
在生物科学中,以生物为主体,环境是指生物个体或群体以外的一切因素总和。
在环境科学中,一般以人类为主体,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以及各种外部条件或因素。
(2)环境因子(Environment factors): 构成环境的各个因素。包括需要的、不需要的或者是有害的因子。
(3)生态因子:在环境因子中,能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分布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作用的因子。如温度、水、二氧化碳、氧气等直接起作用的因子以及地形起伏、坡向、海拔高度等间接起作用的因子。
(4)生存条件:生态因子中生物生存所不可缺少的环境条件。
(5)生态环境: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
现代园林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改善城市环境条件,创造一个良好的人居环境。
2.环境的类型
按环境的主体:
人类环境:以人为主体;
以植物为主体:植物体以外的所有自然条件为环境。
按环境的性质:自然、半自然、人工环境
按环境的范围:宇宙环境→地球环境→区域环境→生境→植物的小环境→体内环境
生境(habitat):具体的植物个体和群体生活地段上的生态环境
2. 环境的尺度范围
根据尺度范围的不同,可将自然环境分为宇宙环境、地球环境、区域环境、生境、小环境和内环境。
(1) 宇宙环境( space environment ):指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也称为星际环境。太阳辐射、黑子、日、月引力等。宇宙环境对地球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是地球的主要光源和热源,也是地球上一切能量的源泉,为地球生物有机体带来了生机,推动了生物圈这个最大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太阳辐射能的变化影响着地球环境的波动。
(2) 地球环境(global environment) :指大气圈的对流层、水圈、土壤圈、岩石圈和生物圈,又称为全球环境。
地球环境与人类及生物的关系十分密切。当前,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和酸雨等全球性环境问题都不可避免地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类生活与生物的生长发育、遗传变异或地理分布。
大 气 圈
地球表面包围整个地球的一个气体圈层。
大气的主要成分:氮、氧、氢和二氧化碳
大气圈供给生物生存所必须的各种元素,而且在提供保护地面生物的生存条件中起着良好的作用。
大气圈不仅防止了地球表面温度的急剧变化和水分的散失,并能防护地面的生物免受外层空间多种宇宙射线的辐射。
土 壤 圈
覆盖在陆地表面及海洋和淡水底层的土壤,形成地球表面很薄的土壤圈。
土壤具有独特的结构和化学性质,是固相、液相、气相共存的三相体系,具有巨大的吸收能力与贮藏能力,为生物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的条件。
土壤不仅是植物生长繁育的基础,而且是物质和能量的贮存和转化的重要场所。
水 圈
围绕地球表面的各种类型的水所覆盖的部分。
水是细胞原生质的组分和光合作用的原料,是各种物质运输的媒介,是生物体内各种生化反应的溶剂;水有较高的汽化热和比热,可以调节和稳定气温。
对陆地环境影响最大的是:降水量
气态水构成大气的湿度。
陆地水中的大气水和河川水最为活跃。对农业生产有着直接意义。
(3) 区域环境( regional environment ):指占有某一特定地域空间的自然环境,由地球表面不同地区的五个自然圈层相互配合而形成。
不同地区形成各不同的区域环境特点,分布着不同的生物群落带,具有不同的自然景观特色。如森林、草原、荒漠等。
(4) 生境(habitat):指植物体或植物群落所居住的地方,是具体的特定地段上对植物起作用的生态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2024版)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SPSS基本操作》课件.ppt VIP
- 护理学基础知识考试试题题库及答案(2)(单选题1000题).docx VIP
- 电力公司总会计师述职报告与电力公司竞聘演讲稿汇编.doc VIP
-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英语Starter Units 1-3(预备)学情评估测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三菱 FR-E800 变频器使用说明书(功能) EN.pdf VIP
- 2025年SAT语法语法应用能力测试卷.docx VIP
- 人民大2023学术规范和论文写作PPT第8章 开题与答辩.pptx VIP
- 酿酒师考试题目及答案.doc VIP
-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路基标准化.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