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必修三第一课孔子和老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子曰:“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之 “德” 孔子德治的基本主张是什么? 主张:“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反对严刑峻法,用“德”教化百姓。不排除以“礼”治国的同时逐步改良政治。 孔子说:”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 (2)治国思想 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 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论语》之 “鬼” 孔子对“鬼神”有怎样的主张? 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 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体现了他的人本主义思想。 (3)哲学思想(鬼神观) 孔子讲学图 孔子30岁左右开始讲学,培养出大批有才干的学生,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在地域上,弟子们来自各诸侯国。就学生而言,有“闻一知十”的高材生颜渊,也有“难与言”的外乡人;就成份而言,除了孟懿子、司马牛等少数学生出身贵族外,大部分都是平民,如子贡是做生意的,子张是农民,颜渊“穷居陋巷”,曾参“提襟肘见”。所以,当时就有人说“夫子之门,何其杂也”。 ——《中国教育史讲稿 》 这段材料反映了孔子的哪一教育思想?在当时有何意义? “有教无类” 教学方法 教学思想 学习方法 学习态度 “有教无类” 创办私学,扩大了教育范围 “因材施教” “当仁不让于师” 学与思结合,独立思考,坚持正确意见。 (4)孔子的教育思想 评价 内容 仁:仁者爱人 礼:克己复礼 德:为政以德改良政治 政治思想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当仁不让于师 教育思想 对鬼神敬而远之 哲学思想 “仁”:和谐人际关系,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循序 “礼”:维护等级制度的保守思想,成为压制人性工具。 政治改良是一种发展的历史观 对后世教育产生重大影响,至今仍有借鉴作用。 具有唯物主义的一面。 孔子的思想可谓博大精深,但为什么在春秋战国时期不被各国统治者所采纳? 讨论探究 (1)春秋末年,诸侯争霸,社会动荡,战争不断,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当时社会发生剧烈变革,旧的井田制、分封制、宗法制日趋崩溃,社会秩序混乱不堪,社会的价值观遭破坏。 (2)孔子“仁爱”、“德治”等主张不太符合诸侯国迫切的军事、经济需要; “恢复周礼”的这一保守思想主张也不适应当时形势发展的需要,而且缺乏统一的中央政权实施礼制; (3)可见,孔子的“仁”和“礼”的主张不适合天下由分裂走向统一过程中的社会需要。(比较适合天下一统后巩固国家统治的社会需要) 2、对我国的政治、伦理、文化和民族性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1.春秋战国和秦朝不受重视;后经历代不断创新改造,汉朝至清朝一直是正统思想; 3、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在世界文化史上产生重要影响。 3.孔子思想的历史地位 及时练 1、在人类文明发展的今天,面临着技术进步与战争灾难、经济发展与道德沦丧并存等问题。早在1988年,世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上就发表宣言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此中“智慧”是指 A.“兼爱”和“尚贤” B.“仁”和“德治” C.“克己复礼” D.“有教无类” 2、《论语》颜渊第十二之第七:“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孔子认为治理国家的关键 A.兵广粮足 B.重视百姓,民以食为天 C.仁义为重 D.诚信第一 3、《论语·八佾[yì]》载,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按照《周礼》,只有天子才能使用“八佾”(八列舞女)的礼乐,可是,到了春秋时期连鲁国大夫季氏也公然“八佾舞于庭”,对此,孔子很是感叹!这说明,孔子政治思想中的“礼”,是 A.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 B.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度 C.春秋时期的社会秩序 D.春秋时期的政治制度 4、在故宫养心殿里有一块雍正帝书写的牌匾“中正仁和”,其中蕴含的思想来自于 A. 墨家 B. 儒家 C. 道家 D. 法家 5、《颜渊篇》记载颜渊、仲弓、司马牛三人“问仁”,孔子有三种答案,甚至子路和冉有都问“闻斯行诸”,孔子的答复竟完全相反。这说明孔子 A.孔子也不明确答案 B.偏爱某些学生 C.有教无类 D.因材施教 6、《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征求意见稿,首次明确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下列能体现出孔子“教育公

文档评论(0)

LOVE爱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41224344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