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三章 肝功能检验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某些肝疾病
的临床生化
第三节 肝功能试验
第四节 肝功能试验
选择原则
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肝脏病变会引起多种功能的障碍,临床上常通过一些试验来了解肝功能,帮助对肝胆疾病的诊断,预后判断及疗效观察,这些试验统称为肝功能试验。
第一节 概 述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实质性器官,成人肝脏占体重的2%,约1.2~1.5kg。它几乎参与了体内各种化学反应,如分泌、排泄、解毒以及各种物质代谢过程,故肝脏有 “物质代谢中枢”之称。
一、肝结构的特点
(一)肝具有双重的血流输入系统
即门静脉和肝动脉。门静脉是肝的功能性血管,它汇集了胃肠、脾及胰腺的静脉血流入肝,给肝带来肠道吸收的大量营养物质和腐败物。门静脉血占肝总血量的75%。肝动脉是肝的营养性血管,给肝带来大量的氧气,同时也带来肝外组织代谢产生的大量废物,其血流量占肝总血流量的25%。
(二)肝具有双重输出系统
即血液输出系统和胆道输出系统。
血液输出系统是指肝静脉,出肝后经下腔静脉与体循环相通,使经肝处理后的代谢物通过肾脏随尿排出。
胆道输出系统是指肝细胞分泌的胆汁通过胆道排入肠道,随胆汁排出的有胆汁酸盐和一些代谢产物。
(三)肝细胞的亚细胞结构特点
肝细胞中亚细胞结构丰富。
含有丰富的线粒体、内质网和核糖体。使肝脏能量供应充分,并大量合成蛋白质和脂类。
含有大量的溶酶体和高尔基复合体。促进对吞噬产物的分解和一些蛋白质的加工与成熟。
还有过氧化物酶体,能分解代谢中产生的过氧化氢,减轻活性氧的损伤。
(四)肝细胞的再生
肝细胞是体内唯一具有再生能力的实质细胞,而且再生能力很强。新生肝细胞的来源有两种:
1.由已分化的肝细胞增殖而来。
2.由未分化的小叶内胆管上皮细胞分裂而来。
由于肝细胞有很强的再生能力,所以轻度的损伤,难以通过肝功能试验检测出来。
二、肝脏的生物化学功能
(一)排泄功能 肝脏能分泌胆汁,很多代谢物可随胆汁通过胆道排入肠道而排泄。如胆汁酸、胆红素、氨等物质。
1.胆汁酸代谢
(1)胆汁:由肝细胞分泌的液体,正常人每天分泌量500~1000ml,称为肝胆汁。进入胆囊后水分被重吸收而浓缩,称为胆囊胆汁。胆汁中含有胆汁酸盐、胆色素、胆固醇、卵磷脂、粘蛋白、酶、尿素和无机盐等物质。其中胆汁酸盐占固体成分50%以上。
胆汁既是一种消化液,也是排泄液。
胆固醇 7α-羟胆固醇
胆酸
鹅脱氧胆酸
甘氨胆酸
牛磺胆酸
甘氨鹅脱氧胆酸
牛磺鹅脱氧胆酸
肠道
复杂反应
甘氨酸
牛磺酸
胆汁
胆道
初级游离胆汁酸
初级结合胆汁酸
初级胆汁酸的生成
胆 酸
鹅脱氧胆酸
牛磺鹅脱氧胆酸
甘氨胆酸
初级胆汁酸
脱氧胆酸
石胆酸
次级胆汁酸
大部分通过主动重吸收经门静脉入肝
肠肝循环
次级胆汁酸的生成与胆汁酸的肠肝循环
甘氨胆酸 肠
牛磺胆酸 道
甘氨鹅脱氧胆酸
牛磺鹅脱氧胆酸
胆酸
鹅脱氧胆酸
肠菌
水解
肠菌
还原
一部分通过被动重吸收经门静脉入肝
随粪便排出
脱氧胆酸
石胆酸
胆 酸
鹅脱氧胆酸
次级胆汁酸
7-脱氧
7-脱氧
① 促进脂类的消化吸收
(4) 胆汁酸的生理功能
② 防止胆石形成
胆汁酸有亲水基团: 羟基、羧基、磺酰基
胆汁酸有疏水基团: 烃核、甲基
因此可降低脂和水相之间的表面张力
有助于脂类的消化, 吸收和维持胆汁中胆固醇的溶解
胆汁中胆汁酸盐和磷脂酰胆碱, 可防止胆固醇结晶沉淀形成结石
2. 胆红素代谢 胆色素是铁卟啉化合物分解代谢的产物,主要包括胆红素、胆绿素、胆素原和胆素,主要随胆汁排泄。
(1)胆红素(bilirubin)的生成
衰老RBC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肝、脾、骨髓)
珠蛋白
血红素加氧酶
胆绿素还原酶
脂溶性,可进入细胞产生毒害
血红素
血红蛋白
胆红素
CO Fe
胆绿素
(2)胆红素在血中的运输
胆红素
血液
水溶性,不能进入细胞内,也不透过肾小球
未结合胆红素
间接胆红素
胆红素-清蛋白复合物
清蛋白
①限制了胆红素自由通过细胞膜,免除了对细胞的毒害作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