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复习提纲参考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1级微生物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柯赫法则: 又称证病律,通常是用来确定侵染性病害病原物的操作程序。纯培养:微生物学中把从一个细胞或一群相同的细胞经过培养繁殖而得到的后代,称纯培养。富集培养: 指从微生物混合群开始,对特定种的数量比例不断增高而引向纯培养的一种培养方法。芽孢: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内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厚壁、含水量极低、抗逆性极强的休眠体,称为芽孢。偶译“内生孢子”。伴孢晶体(parasporal crystal):少数芽孢杆菌,例如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在其形成芽孢的同时,会在芽孢旁形成一颗菱形或双锥形的碱溶性蛋白晶体——δ内毒素,称为伴孢晶体。接合孢子:是由菌丝生出的结构大小相似、形态相同或略有不同两个配子囊接合后发育而成。锁状联合:为两核细胞形成分裂产生双核菌丝体的一种特有形式。常发生在菌丝顶端,开始时在细胞上产生突起,并向下弯曲,与下部细胞连接,形如锁状。溶源性细菌:细胞中含有以原噬菌体状态存在的温和噬菌体基因组的细菌称做溶源性细菌。蚀斑(plaque):若标本经过适当稀释进行接种并辅以染色处理,病毒可在培养的细胞单层上形成肉眼可见的局部病损区域,即蚀斑(plaque)或称空斑。一步生长曲线:定量描述毒性噬菌体生长规律的实验曲线称为一步生长曲线。鉴别培养基:用于鉴别不同类型微生物的培养基,特定的化学反应,产生明显的特征性变化,根据这种特征性变化,可将该种微生物与其他微生物区分开来。基团转位:是一种特殊的主动运输,与普通的主动运输相比,营养物质在运输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糖在运输的过程中发生了磷酸化)。初级主动运输:质子泵执行的主动运输。次级主动运输:又称为继发性主动转运、联合转运。某种物质能够逆浓度差进行跨膜运输,但是其能量不是来自于ATP分解,而是由主动转运其他物质时造成的高势能提供,这种转运方式称为继发性主动转运。分批培养:将微生物置于一定容积的定量的培养基中培养,培养基一次性加入,不再补充和更换,最后一次性收获。连续培养:在微生物培养的过程中,不断地供给新鲜的营养物质,同时排除含菌体及代谢产物的发酵液,让培养的微生物长时间地处于对数生长期,以利于微生物的增殖速度和代谢活性处于某种稳定状态。二次生长:两种营养同时存在时,微生物首先利用其中较易利用的营养,进入稳定期后,经过短暂的适应,开始利用第二种营养物二次生长。恒浊培养:通过调节培养物流出的速度使培养物的浊度保持恒定的连续培养方式。恒化培养:通过流加方式,及时补充微生物所消耗的营养物质,使培养室中的营养物浓度基本恒定。有氧呼吸:是以分子氧作为最终电子(或氢)受体的氧化过程;是最普遍、最重要的生物氧化方式。无氧呼吸:以无机氧化物中的氧作为最终电子(和氢)受体的氧化作用。发酵(作用):在生物氧化中发酵是指无氧条件下,底物脱氢后所产生的还原力不经过呼吸链传递而直接交给一内源氧化性中间代谢产物的一类低效产能反应。在发酵工业上发酵是指任何利用厌氧或好氧,微生物来生产有用代谢产物的一类生产方式。硝酸盐呼吸:以硝酸盐作为最终电子受体的生物学过程,也称为硝酸盐的异化作用。反硝化作用:有些菌可将NO2进一步将其还原成N2,这个过程称为反硝化作用。亚硝化细菌:将氨氧化为亚硝酸并获得能量。诱导:是酶促分解底物或产物诱使微生物细胞合成分解代谢途径中有关酶的过程。阻遏:是阻碍代谢过程中包括关键酶在内的一系列酶的合成的现象,从而更彻底地控制和减少末端产物的合成。操纵子:是基因表达和控制的一个完整单元,其中包括结构基因,调节基因,操作子和启动子。反馈抑制:是指代谢的末端产物对酶(往往是代谢途径中的第一个酶)活性的抑制。代谢互锁:表面完全不相关的两条途径之间的调节。这种作用一般在高浓度下才显示,且为部分抑制。优先合成:在分支合成途径中,分支点后的两种酶竞争同一种底物,如AMP与GMP,Thr与Lys、Met,由于两种酶对底物的Km值(即对底物的亲和力)不同,故两条支路的一条优先合成。条件致死突变型:突变后的菌体在某些条件下,可以生存,但在另一些条件下则发生死亡。质粒:细菌染色体外的共价闭合环状双链DNA分子.分子量约为2—100 × 10^6 D.携带1—100个基因, 一个菌细胞可有一至数十个质粒。F因子:致育因子,又称F质粒,其大小约100kb,这是最早发现的一种与大肠杆菌的有性生殖现象(接合作用)有关的质粒。基因突变:一个基因内部遗传结构或DNA序列的任何改变。局限性转导:温和噬菌体λ裂解时的不正常切割:包含gal或bio基因。流产转导:转导DNA不能进行重组和复制,但其携带的基因可经过转录而得到表达。溶源转变(lysogenic conversion):温和噬菌体感染细胞后使之发生溶源化,因噬菌体的基因整合到宿主染色

文档评论(0)

baobe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