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山简介和文化内涵。.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地域文化(专) 分校(工作站) 专 业 学 号 学生姓名 年 月 太白山 摘 要 本文首先对太白山的位置和主要特点进行了介绍,之后介绍了太白山几个比较有名的景点和与太白山相关的美丽传说,最后挖掘太白山的文化内涵。从这四个方面对太白山进行了系统的阐述。陕西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是大半个古代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而太白山不仅有着让人流连忘返的自然景象,也沉淀了陕西的浓厚历史,使得太白山拥有了这个古老的国家的精神气质。 关键词: 相关传说 文化内涵 精神气质 太白山 一、太白山简介 自古以来,太白山以其自然地理条件、瞬息万变的气候神姿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为中外科学家和文化学士所向往。太白山位于陕西宝鸡,秦岭北麓眉县、太白县、周至县三县境内。是我国著名的秦岭山脉的主峰,也是我国大陆东部的第一高峰,主峰拔仙台海拔3767.2米。秦岭山脉是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天然屏障,也是长江、黄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具低山、中山、高山等地貌类型,界限清楚、特点各异,特别是第四季冰川活动所雕琢的各种地貌形态保留完整、清晰可辨。 太白山以其高、寒、险、奇、秀富饶和神秘的特点闻名于世,称雄于华夏。唐诗人杜甫有“犹瞻太白雪,喜遇武功天”之比喻。柳宗元的《大白山祠记》写道:“雍州西南界于粱,其山曰太白,其地恒寒,冰雪之积未尝已也”;明代王昕《三才图会》中,对太白山的终年积雪的描绘是:“山巅常有雪不消,盛夏视之犹烂然。可见太白山盛夏积雪之景色奇丽、时间之久、蔚为奇观,银光四射,百里可见。非夸张于虚构,确实来历已久。 太白山由于地质地貌、山岳冰川、源泉秀水、森林群落、天象景观、奇花异草、人文历史构成了完美的景观体系,是最佳的生态旅游景区。 主要景点 (一)拔仙绝顶 又名八仙台,海拔3767.2米,雄踞于秦岭群峰之上,为太白山绝顶,形似一个不规则三角形锥体,孤高峥嵘,参天入云,三面陡峭,雄险无比,台顶宽阔平坦,向西南倾斜,西宽东窄,面积约8平方。台上有封神台、雷神殿,登顶远眺,顿有“一览众山小”之感。早观日出,晚看夕阳,令人心旷神怡。 (二)千年冰洞 在大爷海东侧崖壁上,有一“千年不融之冰洞”。洞内常年有冰,寒气逼人,好像一个“天然冰库”。许多游人到此,必攀崖进洞,冰柱、冰台、冰塔,琳琅满目,景象万千。 (三)平安云海 太白山千峰竟秀,万壑藏云,中高山地带常见云海霭雾,尤以平安云海最为壮观。平安寺周围,峡谷深幽,峰峦叠嶂,身临其境,有飘飘欲仙之感。 (四)太白积雪 太白山终年积雪,奇特壮观,历来为文人所赞颂。从春至秋,中低山野花盛开,姹紫嫣红,叶红似火,果挂枝头,山巅白雪覆盖,银光四射,留下了“太白积雪六月天”的佳话。 (五)高山奇湖 拔仙台之南北分布着两个冰斗湖、四个冰蚀湖。玉皇池最大,位于拔仙台南坡海拔3380米处。湖面约30亩许,呈圆形似满月。若遇晴朗天气临此,波光鳞鳞,蓝天、白云、山峰俱映湖中,湖光山色十分迷人。最小的佛池、三清池居其附近。三太白海位玉皇池北上方之槽谷,形似玉如意。 (六)历史建筑 太白山上有中国建筑史上罕见的古建筑群,如沙坡寺、蛟龙寺、黑虎关、嵩坪寺、中山寺、大殿、斗母宫、平安寺、明心寺、放羊寺、文公庙、三官庙、药王殿、莲花寺、太白庙等。斗母宫以上的庙殿多用铁瓦,神像多为铁铸或木雕。山巅气候严寒,冰山雪峰,四季不融。 相关传说 (一)柴胡山的传说 唐代由于多年的战争,导致民间四处瘟疫、伤寒流传肆虐。最严重的地方当属关中境内,当时朝庭也是束手无策。当时,在太白山隐居的名医孙思邀,以研究医学,救治穷苦病人而著名,下山看到此情,心急如焚,而医治此病最好的药物是柴胡熬汤服用,方可有效,且这么多的病人,那有如此多的柴胡。一日在看病回太白山采药的途中,在山下路边撒了把柴胡种籽,没过几天,漫山遍野尽全是柴胡。他让人们服用此药,才控制了疫情的蔓延,挽救了上千万的患者,后来当地人纪念此药的奇效,把生长柴胡的地方叫作柴胡山,一直沿用至今。 (二)拔仙台 相传商代姜子牙斩将封神时,左手执杏黄旗,右手执的打神鞭。奉太上原始天尊之命,将伐纣时阵亡的商周将士三百六十五位,按其修道之深浅,功劳之大小封为八部三百六十五位正神之职,分别执掌雷部、火部、瘟部、斗部等官。当时的封神台

文档评论(0)

baobe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