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家畜炭疽病病理诊断解决方案.ppt

实验二、家畜炭疽病病理诊断解决方案.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验二、家畜炭疽病病理诊断 炭疽 炭疽是由炭疽杆菌所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动物中以牛、羊、马最易感,且多呈急性败血病经过;猪具有相当大的抵抗力,即使感染本病,也多以局灶性炎症即炭疽痈的形式表现出来,有时甚至为隐性感染,只在屠宰过程中才发现病灶。 目的 通过对标本和组织切片的观察,掌握败血型炭疽和痈型炭疽的病理特点。 材料与方法 各种家畜炭疽标本、切片及相关幻灯。切片为中性甲醛固定,HE染色。 病理变化特点 家畜炭疽按病变可分为败血型炭疽和痈型炭疽两种。 一、败血型炭疽又称全身型炭疽 多发生于马、牛、羊等草食动物。死于败血型的病例,表现为尸僵不全或完全缺乏,尸体极易腐败而腹围膨大。自天然孔流出血样液,可视黏膜发绀并布满出血点。血液浓稠而凝固不良。呈黑红色煤焦油样。全身性多发性胶样浸润和出血。牛出血性胶样浸润主要发生于颈部、胸前部、肩胛部、下腹部及外生殖器等部皮下;出血斑点常见于皮下与肌间结缔组织、肾周组织、肠系膜、各部浆膜和黏膜,以及各实质器官等;胸腔、腹腔及心包腔内积留多量浑浊血样液;全身骨骼肌呈暗红色。 脾脏极度肿大(尤其多见于马和牛),可达正常的3~5倍,甚或更大。被膜紧张,外观呈紫红色,质地松软。切面呈黑红色,脾髓呈软泥状,有的呈半流体而自动向外流淌。脾白髓和脾小梁的结构不清。镜检见脾组织内充盈大量红细胞,其中杂有不同数量的中性白细胞。脾脏固有结构破坏,脾髓呈局灶性或大片的坏死崩解状。细菌染色时脾髓中可检出大量炭疽杆菌。 一、败血型炭疽又称全身型炭疽 一、败血型炭疽又称全身型炭疽 全身淋巴结肿大,呈暗红色;切面湿润,色泽暗红或黑红。镜检见淋巴组织充血、出血、水肿,大量白细胞聚集并见不同程度坏死。淋巴窦扩张,充满纤维素、红细胞和数量不一的白细胞。 一、败血型炭疽又称全身型炭疽 胃肠道,尤以小肠多呈弥漫性出血性肠炎或出血性坏死性肠炎。眼观肠黏膜肿胀,呈褐红色半透明状并密发暗红色出血斑点。肠壁淋巴小结肿大、出血,有时伴发坏死并形成溃疡。镜检见肠黏膜充血、出血和坏死,黏膜下层、肌层以及浆膜层均显示充血、出血和水肿并有纤维素渗出。肌层变性,血管壁纤维素样变,还见有数量不等的中性白细胞浸润和炭疽杆菌。 二、痈型炭疽亦称局灶型炭疽 是指以局部的炭疽病变为主,而无全身的败血症或仅有轻微变化的炭疽。它主要发生于机体抵抗力较强、侵入的炭疽杆菌数量少和毒力弱的病例。在炭疽痈形成过程中,若机体的抵抗力逐渐降低,细菌数量不断增多,毒力继续增强,则常在局部痈的基础上发展为败血型炭疽。 二、痈型炭疽亦称局灶型炭疽 痈型炭疽依发生的部位不同而主要有以下几种: (1)咽炭疽 主要发生于猪,多经消化道感染而发病。依据个体情况,炭疽菌株的毒力强弱和病程的长短不同,其病变也有急、慢性之分。 急性病变主要局限于颌下、颈前和咽后淋巴结以及扁桃体。病初,淋巴结大小和色泽有时完全正常,仅在其切面见一些细小的朱红色散在性出血点,呈蜂窝状。咽扁桃体黏膜充血、出血、渗出和坏死。渗出的纤维蛋白和红细胞常与坏死的黏膜凝结成灰黄色或黑红色的固膜性痂;黏膜下层胶样浸润,水肿可波及肌间和皮下结缔组织,有时扩延到喉部,甚至头颈部结缔组织,致使颈部肿胀变粗。因此,当头颈部淋巴结发现有炭疽可疑病变时,应同时检查扁桃体。随着病情的发展,淋巴结常在出血的基础上发生坏死。形成出血性坏死性淋巴结炎。此变化尤以颌下淋巴结为甚。眼观见淋巴结肿大,切面呈樱桃红色或深砖红色,散发深紫红色或黑红色凹陷的小坏死灶。淋巴结周围也呈现明显的出血性胶样浸润。镜检所见与败血型的基本相同。 慢性病变时,眼观,受损的淋巴结肿大,被膜增生常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并见程度不同的胶样浸润。淋巴结的质地较坚实,刀切有硬而脆的感觉;切面干燥,呈砖红色或淡红色,病程较久者则呈黄色,散在黑色或灰褐色蜂窝状坏死灶。病程再久者,淋巴结的坏死区则坚实变脆,并有包囊形成;若伴发化脓性细菌感染,则可形成脓肿;有时在脓肿的中心仍可发现淡黄色伴有灰色坏死斑点的硬块。 二、痈型炭疽亦称局灶型炭疽 (2)肠炭疽 常见于猪、马、牛和羊,多发生于十二指肠和空肠,偶见于大肠和胃。眼观,肿大、坏死的淋巴小结呈圆形或椭圆形,突向肠腔,其黏膜多坏死,并与渗出的纤维蛋白形成一薄层暗红色假膜或黑色的坏死痂,与周围境界分明。若假膜或痂皮脱落,则形成溃疡。由于痈附近的黏膜和浆膜下发生胶样浸润与出血,故肠壁局限性肥厚。镜检局部肠黏膜坏死,出血,水肿,纤维素渗出和有少量中性白细胞浸润。剪开后见肠内容物呈血样,肠黏膜附有红褐色的凝块;将其刮除,便露出紫黑色凹陷溃疡,其边缘隆起呈堤坝状。这种肠痈的数量可由数个至十数个不等。 (3)皮肤炭疽 多见于马、骡,也发生于牛和绵羊;常因皮肤创伤感染或经带菌的吸血昆虫刺螯而发生。病初见颈

文档评论(0)

520139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