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专儿科护理学复习题不完整版详解.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护专儿科护理学复习题不完整版详解

护专儿科护理学复习题 ?二、名词解释? 1.新生儿颅内出血??是围产期新生儿最常见的脑损伤,以早产儿多见,病死率高,存活者常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 2.营养不良??是因喂养不当或疾病引起能量和蛋白质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所致的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症。? 3.先天性心脏病??是胎儿时期心脏及大血管发育异常而致的先天畸形,是小儿最常见的心脏病。? 4.杵状指(趾)??指(趾)末端软组织增厚似鼓格状膨大,呈拱形隆起,甲纵脊和横脊高度弯曲,表面呈玻璃状,称为杵状指(acropachy.clubbing?finger)。? 5.生理性贫血?小儿出生时红细胞约为6~7×1012/L,血红蛋白量为170~230g/L。由于生后建立了自主呼吸,血氧含量增高,再加 胎儿期生成的红细胞寿命较短等因素,在生后几天内有较多红细胞自行破坏(生理性溶血),同时血容量增加。因而至生后10天左右,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比出生时约减少20%。以后由于生长发育迅速,循环血量增加较快,而此时红细胞生成素不足,骨髓生红细胞功能下降,至2~3个月时红细胞数降至3×1012/L左右,血红蛋白降至110g/L以下,网织红细胞亦减少,此所谓“生理性贫血”。? 6呕吐?呕吐是指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迫使胃中之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种病证。?7.幼儿期.??生后l周岁一满3周岁之前。? 8.糖尿病酮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指糖尿病患者在各种诱因 的作用下,胰岛素明显不足,生糖激素不适当升高,造成的高血糖、高血酮、酮尿、脱水、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等病理改变的征候群,系内科常见急症之一。? 9.基础生命急救?是指专业或非专业人员进行徒手抢救。包括三个主要步骤:即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主要目标是向心、脑及全身重要脏器供氧,延长机体耐受临床死亡的时间。? 10.主动免疫?主动免疫(active?immunity)也称自动免疫。是指将 疫苗或类毒素接种于人体,使机体产生获得性免疫力的一种防治微生物感染的措施,主要用于预防。? 11.1:1溶液:1份生理盐水加一份5%-10%的葡萄糖。? 12.轮状病毒肠炎?轮状病毒(?rotavirus?)肠炎是由轮状病毒所致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病原体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常由A组轮状病毒引起,发病高峰在秋季,故名婴儿秋季腹泻。B组轮状病毒可引起成人腹泻。[1]? 13.生理性腹泻??生理性腹泻多见于6个月以下的婴儿,其外观虚胖, 常有湿疹,出生后不久即腹泻,每天大便次数多,甚至十几次,每 次大便量不一定很多,其中含少量水分,一般没有特殊腥臭味。生理性腹泻的婴儿除大便次数增多外,多无其他症状,食欲好,无呕吐,生长发育不受影响,添加辅食后,大便即逐渐转为正常。?14.新生儿黄疽??医学上把未满月(出生28天内)新生儿的黄疸,称之为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为特征的病症,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无其他临床症状。若生后24小时即出现黄疸,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超过5mg/dl或每小时0.5mg/dl;持续时间长,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重复出现或生后一周至数周内才开始出现黄疸,均为病理性黄疸。? 15.迁延性肺炎??若肺炎病程超过一个月,则为迁延性肺炎? 16.前囟??新生儿颅顶骨发育尚未完全,被纤维组织膜充填,称颅囟。前囟最大,位于矢状缝前端,呈菱形,生后1-1.5岁闭合。[1]在宝宝头颅顶部有一个菱形间隙,称为前囟,大小为2.5厘米X2.5厘米(两对边中点连线),摸上去有搏动感。前囟,部分婴儿在6 个月前会有生理性增大,6个月时开始缩小,在12~18个月时会闭合。前囟闭合过迟,可见于佝偻病、克汀病(甲状腺功能低下)和脑积水等患儿;前囟闭合过早,见于小头畸形患儿。前囟饱满隆起,表明颅内压增高,常见于婴儿脑膜炎、脑炎和脑积水等患儿;前囟凹陷,见于脱水、营养不良和极度消瘦的孩子。? 17.分离性焦虑??分离性焦虑是指6岁以下的儿童,在与家人,尤其是 母亲分离时,出现的极度焦虑反应。男女儿童均可得病,与患儿的个性弱点和对母亲的过分依恋有关。这些孩子如果不加以重视和矫 治,上学后很容易发生学校恐怖症、考试紧张症,甚至成年后出现急性或慢性焦虑症,从而影响孩子心身的健康发展。? 18.佝偻病性低钙惊厥??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Tetany?of?vitamin?D?deficiency)又称佝偻病性低钙惊厥或婴儿手足搐搦症。因维生素D缺乏,甲状旁腺代偿功能不足,导致血清钙离子降低,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出现惊厥,手足肌肉抽搐或

文档评论(0)

1192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