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word)高等教育学
高等教育的概念——欧洲中世纪时期,高等教育是大学的同义词。在中世纪欧洲,大学是从事高等教育的唯一形式,是学者研究和传授高深学问的地方,科目设置包括:文、神、法、医四类。
简答:高等教育应具备的特点?
①高等教育应是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之上,学制上与中等教育衔接,且在层级上要高于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是以完全中等教育作为参照,学制体系上,高等教育必须建立在中等教育之上。②高等教育是在专门的机构中进行的学术性、专业性教育。高等教育在培养目标方面与普通基础教育的主要区别,承载高等教育活动的机构,不论是综合大学、多科性大学还是专科学校或其它各级各类的高等教育培养机构,都是传递高深学问的场所,对学生进行的是学术性、专业性的教育,以便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养成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和良好的个性品质。③高等教育的培养对象是心理和身体发展基本成熟的成人,他们中的大多数年龄在20岁左右。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发展基本成熟,逻辑推理能力较之中学生有了很大进步,具备了学习高级专业知识的能力,这又是区别于普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
我们可行对高等教育形成这样一个基本认识:高等教育是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上,以完成中等教育学业的成年人为培养对象,在高等学校或研究机构进行的高深学问的研究、生产、广播、应用的各种学术性、专业性的教育。
高等教育研究的历史溯源——中国高等教育起源于清代的洋务学堂,北京大学的校长蔡元培、南开大学的校长张伯苓、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等,都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和高等学校的建设做出贡献。
蔡元培的理念——“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大学乃“囊括大典,网络众家之学府”,至今对中国的高等教育仍有重要影响。1934年,孟宪承出版了《大学教育》。1957年,潘懋元撰文提出要建立“高等专业教育学”或“高等学校教育学”。
中国高等教育学学科的建立——1978年5月,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1984年改为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成立,这是我国第一个专门高等教育学研究机构。
1981年,厦门大学招收了中国第一个高等教育专业的硕士生。
1983年,潘懋元主讲的《高等教育学讲座》公开版。同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的学科专业目录,将高等教育学正式列为教育学的二级学科。
1984年,潘懋元主编的《高等教育学》出版,是中国第一部高等教育学的系统专著,它的诞生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学科作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正式成立。
1978年到1984年,是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起步和建立阶段。
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快速发展——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出现了两条轨迹:①注重高等教育学科的理论体系建设;②更加重视高等教育的应用性研究。
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高等教育学识一门以高等教育现象中以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高等教育的特殊矛盾和基本规律应该是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规律和高等教育与人的发展规律,这两大规律反映在上述两种关系上。构成关系的要素有:高等教育、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高等教育规律的探求便是沿着这三大要素的关系展开的。
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
中世纪前世界高等教育萌芽——伯拉图在前387年创办的“阿德加米学园(Academy)”、亚理士多德在前335年开办的“吕克昂(Lyceum)哲学学校”、芝诺在前308年建立“斯多葛派”学校、伊比鸠鲁于前306年建立“伊比鸠鲁派学园”等对于希腊文化的传播和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这些学校逐渐合并,终于在公元前200年形成“雅典大学(The University of Athens)”。
希腊的教育突出表现在——出现了一批不同教育观点的著名学者或学派,对教育方法和教育规律的探讨初具规模,内容上称为“自由七艺”。
中国古代的高等教育——①早在夏商时代,我国早就有了关于学校的记载;到了西周,出现了少数贵族能够享受的大学教育;②西周大学的建制,大学已经普遍设立,只不过名称和等级有区别;大学教育以礼乐和射御为主;③春秋时代,一种新的教育形式私学出现了;④在齐国,齐桓公田午创立的“稷下学宫”,是整个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中心和缩影,也是当时历史影响最大的高等学府。⑤汉朝初年,在公元前124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设置太学,标志着中国以经学为主要教育内容的封建教育制度正式确立。太学的教育以儒家的“五经”为内容,教师必须是硕学鸿儒,称“五经博士”学生称为“博士弟子”。⑥东汉灵帝光和元年178年,出现了一种专门研究艺术文学的学校鸿督门学,是世界上第一所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⑦公元606年隋,隋炀帝颁布了建立科举制度的诏书。⑧唐朝,中央官学的主干有国子监、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广文馆都隶属于国子监。⑨宋朝,学校制度方面,王安石创设了“三舍法”,规定了学员的修业等级和严格的考试制度。书院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形式,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成为重要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