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600字资料.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武帝600字资料

汉武帝600字资料 汉武帝刘彻简介 刘彻,字通,是汉朝的第七位皇帝。生卒年月:前156年-前87年3月29日。刘彻是汉景帝刘启的皇十子,其母王娡进宫前曾嫁作金家妇,生有一女。刘彻的外祖母听了算命的话,将她从金家带走,进与皇太子,也就是后来的汉景帝。刘彻4岁被册立为胶东王,7岁时被册立为太子,16岁登基,在位五十四年。 汉武帝开创了西汉王朝最鼎盛繁荣的时期,那一时期亦是中国封建王朝第一个发展高峰。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他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皇帝之一。 此外,汉武帝是中国第一个使用年号的皇帝。其在位期间,曾用年号有如: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征和、后元。谥号“孝武”,厚葬于茂陵。 篇二:汉武帝时代 第九课 汉武帝时代 汉武帝即位后,一改汉初“无为而治”的国策,锐意进取,积极有为,西汉历史进入一个新阶段。汉武帝时期,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疆域辽阔,影响远播,西汉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内朝”与“外朝”、刺史制度、“推恩令”的内容;知道西汉设五经博士和太学;知道赵过的“代田法”以及西汉王朝在周边设立的行政机构。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相关知识,掌握其原因和内容。 通过学习“西汉的盛世”,掌握从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等不同视角分析西汉王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国家之一的原因。 通过“探索与争鸣”,掌握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文献选读”,理解汉武盛世气势恢弘、成效卓著,是诸种因素的合力作用。通过学习本课,懂得杰出人物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分析汉武帝“儒表法里”的治国方略,懂得灵活的治国策略的重要性。 ●从“无为”到“有为” 1.从西汉初期的黄老思想和无为而治导入新课,提问:什么叫“有为”?为什么要“有为”?分析清静无为思想反映了汉初社会疲惫、人心思安的状况。随着社会经济的复苏和财富日臻富厚,西汉社会的主导思想发生了变化。汉武帝即位后,一改汉初“无为而治”的国策,锐意进取,积极有为,使西汉历史进入一个新阶段。进而指出:社会的主导思想是社会实际状况的反映,它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 2.提问:汉武帝怎样“有为”?引导学生从政治、思想、文化、民族关系等方面来归纳汉武帝采取的新政策。 结合课文小字,梳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如有意裁抑丞相职权,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让其参与朝廷军国大事的讨论,形成了“内朝”或“中朝”;创设刺史制度,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颁布“推恩令”,大体消除了汉初郡国并行制带来的负面影响。l进而指出:这是汉武帝在政治上的有为”。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结合“知识链接”,梳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过程,如采用董仲舒、公孙弘等人的建议,设立五经博士,将儒学定为官学,黄老刑名等百家之学“罢黜”在官学之外;在长安建立太学,教授五经,从中选拔官吏;郡县的学校也配有经师授学,以培养官吏的后备人选。随着儒家在官学中“独尊”地位的确立,经学成为统治社会思想意识的权威,通经致用成为古代学者的普遍追求。进而指出:这是汉武帝在思想、文化上的“有为”。 拓展相关知识,分析西汉中期后士人政府新局面形成的原因,即西汉博士虽不担任实际政务,但常能参与廷议。还可梳理与“士入”有关的知识:如春秋战国社会转型之时,掌握一定文化知识的“士”提出了不同的救世方案;秦大一统中央集权建立后,文化专制政策将士人推向对立面;汉武帝时代从“无为”到“有为”,最终形成了“士人政府”的新局面。 2.分析汉武帝“独尊儒术”的结果,即以五经为代表的儒学成为官员选拔、学校教育和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儒学成为历代王朝的统治思想和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结合“练习与测评”2,分析从秦始皇到汉武帝,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 结合课文小字和“练习与测评”l,辩证分析汉武帝的尊儒术,实为“儒表法里”,或霸王兼用,这是因为汉武帝醉心于改正朔、易服色之类的礼仪制度,对董仲舒就社会贫富分 化而提出的“限田”主张,以及官吏不得经商货殖的建议,均未采纳;他所信任的大臣,也多是既精通儒术又深明刑法的人。进而指出:理想的王霸兼用是“严以察吏,宽以驭民”,这是当时颇为合理的治国方略。 ●西汉的盛世 1.引导学生梳理西汉时期我国农业生产发达的具体表现,如考古发现的大量西汉铁农具,具有标准化、系统化和商品化的特征;代田法“用力少而得谷多”,经赵过的试验、示范,逐步推广,成为当时先进的农业耕作法;西汉农业的精耕细作、施肥技术、轮作复种,以及单位产量的水平,均处于当时世界的前列。进而指出:高度发达的农业生产,为西汉王朝的繁盛打下了深厚的根基。 结合“文献选读”,介绍《史记·平准书》,

文档评论(0)

raojun0000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