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课后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第一单元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课后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时间:25分钟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 每小题4分,共32分
1.《史记》记载,秦汉至隋唐,“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这表明中国古代商业 A.长期停滞不前
B.虽受官府压制但仍有发展
C.一直非常发达
D.基本不受政府政策的影响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法律贱商人”是抑商,而“商人已富贵矣”则反映了商业有顽强的生命力,虽受压制,但仍有发展。
答案:B
2.唐德宗曾向长安富商借钱八十余万缗,这些富商开办了专营货币存放和借贷的机构,当时叫 A.飞钱 B.柜坊
C.票号 D.邸店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唐朝时柜坊是专为富商大贾、贵族官僚、高利贷者储存金银财物和借贷的机构。
答案:B
3. 2011·天津高考 宋人诗云:“东家打麦声彭魄,西家缫丝雪能白。……东家麦饭香扑扑,西家卖丝籴新谷。”诗中反映了宋代 A.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B.手工业仅在乡村发展
C.开始出现独立的手工业家庭
D.手工业者脱离农业生产
解析: 本题考查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状况,意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迁移知识的能力。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西家”进行缫丝生产,然后把丝卖掉换取谷子,说明宋代商品经济已经有了较大发展。
答案:A
4. 2011·浙江高考 清乾隆年间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 杭州 会馆碑》记载 :“商贾捐资,建设会馆,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或存货于斯,或客栖于斯,诚为集商经营交易时不可缺之所”。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碑文反映出苏杭之间的商贸联系
B.会馆为商人出资建造的地方商业中心
C.会馆为旅居异乡的同乡商人所组建
D.会馆为同一地域商人活动的重要场所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会馆概念的理解以及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说明同乡商人们建设工商会馆是为了招待行旅,存放货物,而不是作为地方的商业中心,B项说法错误;C、D两项材料都有所体现;由材料中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 杭州 会馆碑》的记载可看出苏杭两地间的商贸联系,故A项说法正确。
答案:B
5. 宋 陈元靓在《岁时广记》中记载:“同州以二月二日与八日为市,四方村民毕集,应蚕桑所用,以至车檐、椽木、果树、器用杂物皆至,其值千缗至万缗者。”对此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集市商品交易种类比较多
B.定期的集市在乡村已经出现
C.商品贸易以服务耕织为主
D.市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被打破
解析:本题为逆向选择题,从材料看乡村出现集市,商品种类较多,但是注意是服务于农业生产的商品,A、B、C三项符合材料;从题干同州集市的时间限制,说明尚未打破时空限制,故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6.苏州出土了一块明清时期的碑刻,记载了一起商标侵权案,“近有无耻之徒,假冒本堂牌记,或换字同音,混似射利,粘呈牌记,叩求示禁”。这反映出苏州 A.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B.劳资矛盾尖锐
C.商业法律十分完备 D.商品经济发达
解析:材料反映了当时出现假冒商标侵权案,官府立该碑进行禁止、规范。分析各选项,A项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材料中未反映;B项可排除,材料没有反映劳资矛盾;C项商业法律十分完备的说法不够准确。故选D项。
答案:D
7.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下列商业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②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 ③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 ④集镇和夜市兴盛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③②④ D.①②④③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①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②发生在西汉时期,③出现在明清时期,④发生在宋朝,故正确的顺序是①②④③。
答案:D
8. 2012·天津高考 马可·波罗在描述中国某港口时说:“亚历山大或他港运载胡椒一船赴诸基督教国,乃至此刺桐港者,则有船舶百余。”“刺桐”是指 A.泉州 B.广州
C.扬州 D.庆元
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握住时间。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马可·波罗在元世祖时到达中国,元朝对外贸易最大的港口是泉州。当时泉州因环城大量种植由海外引进的刺桐树而得名刺桐,因此答案为A。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18分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经济已含有近代商业的很多因素。公元9世纪中国出现了汇票形式的纸币 飞钱 ,用于从遥远的外地购买商品。随后私人金融家开始发行票据,只需付3%的手续费即可兑换成现钞。1023年政府收购了最有名的一家钱庄,票据首次兑换成由政府担保的纸币。
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需要同样发达的经济组织。宋朝时的中国已经有了一些经纪人,奔走于地方市场与中央市场之间。宋朝人精通批发和零售的概念……已经有了专业经理,负责经营与自己非亲非故的人的公司。宋朝时还有理财专家,负责客户的投资业务。
——[美]查尔斯·默里《文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