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24蔡厚淳~周敦颐《太极图说》.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0124蔡厚淳~周敦颐《太极图说》

* * * 周敦颐与《太极图说》 周敦颐及其代表作《太极图说》的意义: 首先,周敦颐是北宋理学思想体系最早的开创者;也是中国古代把世界本原当做哲学问题进行系统讨论的肇始者。他教出来两位理学大师——程颢、程颐(程太中,慧眼也。) 《宋史》对他的评价是:“博学力行,著《太极图》,明天理之根源,究万物之终始。又著《通书》四十篇,发明太极之蕴。……其言约而道大,文质而义精,得孔、孟之本源,大有功于学者也。”(《宋史》卷四百二十七,中华书局1977年版) 周敦颐的《太极图说》提出了一个简单而有系统的宇宙构成论,从而为儒家确立了宇宙本体论、核心价值论、天人合一的思想。为宋明理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先了解周敦颐。 一、周敦颐生平简介: (一)字茂叔,号濂溪。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生于宋真宗天禧元年(1017年),卒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享年57岁。 (二)关于周敦颐的名字: 周敦颐,字茂叔。原名宗实,恰好与宋英宗的旧名相同,为避讳,遂自改名惇颐。到南宋时,其名又犯宋光宗赵惇的讳,于是宋人又将他改名敦颐,这已是他身后一百几十年的事。 (三)青少年时代 父周辅成,做过县令,在敦颐15岁时去世。年少的敦颐随母到开封投靠时任龙图阁直学士的舅父郑向。 “龙图阁直学士”在北宋是一种虚衔,属荣誉称号。宋代的官制有“官”、“职”、“差遣”之分,称为“差遣制”。其中官名表示官位和俸禄的高低;学士、直阁等头衔,是一种荣誉称号,叫做“贴职”,简称为“职”;担任的实际职务叫做“差遣”或“职事”,这才有实际权力。 宋朝官员对“职”名很重视。入阁者,必是进士出身。“一经此职,遂为名流”。 敦颐舅父的“差遣”没有看到相关的记载,但能够得到“龙图阁直学士”的“职”名,估计官阶应在三品以上。正因此,故后来方能帮敦颐走上仕途。 敦颐舅父对他爱若己出。24岁时,因其舅父的“荫子”关系,敦颐被任命为洪州分宁县的主簿。 二、仕途30载,“洗冤泽物”为己任 洪州分宁任主簿:“老吏弗能如也!” 南安【不是今福建南安,是今江西赣州的大余县。】任参军:摔笏顶转运使王逵;【路、州、县。路的三主官:安抚使、转运使、提点刑狱公事。】 虔[qián]州任通判:知州赵汴识敦颐; 广东转运判官、提点刑狱公事:巡视染瘴气。 三、主要著作: 《太极图说》;【被奉为“宋理学之宗祖”。】 《易通》(又名《通书》); 《爱莲说》; 《拙赋》等。 总计6248字。 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太极图说》。 由“宋明理学思想体系最早的开创者”。这句话来了解一下“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亦称“理学”、“道学”,是儒学发展到宋明时期的表现形式,后世又称之为“新儒学”。 “宋明理学”分为两个主要的学派,这两个学派的开创人就是后世所称的“二程”。二人都曾就学于周敦颐并同为宋明理学的奠基者。 弟弟程颐开创的学派,由朱熹集其大成称为“理学”,又叫“程朱学派”; 哥哥程颢开创的学派,由陆九渊继续,王守仁最终完成,称为“心学”,又叫“陆王学派”。 可以给出这个一个关系:“新儒学”=“宋明理学”(又称“宋学”、“理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 接下来一个问题,周敦颐讲的《太极图》到底是哪个图?因为现在网上有些人把阴阳鱼太极图拿来套着讲,也很热闹。所以有必要说一说。 关于《太极图》,?中国明末清初著名的史学家,思想家黄宗羲之弟黄宗炎曾作过《图学辩惑》,就《太极图》的来源作了一番考证。据他所考证,这个《太极图》是汉朝的河上公作的,讲的是“方士修炼之术”。这个图原来的名字是《无极图》。魏伯阳得到这个图,作了一部书,就是《参同契》。钟离权得到这个图,传给吕洞宾。吕洞宾把这个图传给陈抟。陈抟把它刻在华山的一个石壁上,又把他传给穆修,穆修传给周敦颐。 按黄宗炎的考证,这个图原来是“从下往上”看。周敦颐得到这个图,就颠倒过来。“从上往下”看。并改名为《太极图》。 黄宗炎说:“盖方士之诀,在逆而成丹,故从下而上;周子之意,以顺而生人,故从上而下。” 意思是:道教的修炼目的是长生不死,这是违反规律的,故谓之“逆”。周敦颐认为这个图应该是用以表示宇宙演化的程序和过程。所以要“顺”。 这是黄宗炎对《太极图》考证所作的结论。这个看法是很有见地的。(下面看看这两个图) 六、《无极图》与《太极图》 《无极图》自下往上看: 最下圈“○”名为玄牝,玄牝即谷神。牝者窍也,谷者虚也,指人身命门两肾空隙之处,即中医所称的“祖气”。凡人五官百骸之运用,经络气血之功能皆根于此。此一阶段为丹道修炼的“得窍”阶段; 稍上一圈“○”,名为炼精化气。炼有形之精,化为微茫之气;使之贯穿通达于五脏六腑。此为丹道修炼的“炼己”阶段; 第三个稍小点的“○”标志着炼气化神,即由下丹田所炼真元之气贯穿于五脏六腑,以养五脏之神; 再向上为五行相生并形成“五气朝元”的景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