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年第二章声现象
第章
第节 (课时)
学习目标(黑体字是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提高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并学习初步的研究方法。
2.通过实验,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通过实验,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4.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并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中蕴含的道理。
二、预习检测
1.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 , 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声音在______不能传播,一切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_______。声音以 的形式传播。
3.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比在液体中传播得 ;在液体中比在气体中传播的 。
4.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 被反射,反射回来的声音再进入人耳,这个声音叫 ,利用回声和 公式可以计算发声体到障碍物的距离。
新课学习
(一)基础练习
1.端午节赛龙舟时,发出的阵阵鼓声是由于鼓面的 而产生的,鼓声主要是通过 传到人耳.
2.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插人水中,会看到如图-1.1所示
的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_ 产生的。如图-1.2
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
空气,听到的铃声越来越小.由此推理可以得
出: 不能传声。
3.大家对“掩耳盗铃”的故事非常熟悉,从物理学的
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 ,又没有阻止声音的 ,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耳朵。
4.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m/s。北宋时期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时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 。
5.百米赛跑,用看到发令枪冒烟与听发令枪声两种方案计时,时间的误差是 s(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6.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C. 声音的传播不需要时间
D. 敲鼓时,听到鼓声,鼓面不振动
(二)能力提升题
1.端午节期间,郑能随父母到山区爬山,他向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约1.6s听到回声,他们距山崖大约 m,声速按340m/s计算.声音在空气中以 形式传播.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C.声音传播的速度与温度无关 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3. 归纳所给信息可知: 【 】
信息a:贝多芬失聪后,用硬棒的一端抵住钢琴板,另一端咬在牙齿间,来感受声音。
信息b:有经验的土著居民在打猎时,经常俯身贴地,可听到站立时不易觉察的动静,并能及早发现猎物。 【 】
A.只有固体才能传声 B.固体能将声音放大
C.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比在空气中传播效果好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下表是某些介质的声速
介质 v/(m·s-1) 介质 v/(m·s-1) 水(5℃) 1450 冰 3230 水(15℃) 1470 软橡胶(常温) 40 至 50 水(20℃) 1480 软木 500 海水(25℃) 1531 铁(棒) 5200 (1)分析表格的信息,推断声速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只须写出两种)依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海水温度为 25℃,在海面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 2s 后收到回波,根据公式,计算出海水深度为_______________。
(3)真空中声速是
文档评论(0)